心理心理健康课与团体心理辅导有什么异同
作者:宋梅
来源:《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16年第11期
    问:心理健康课与团体心理辅导有什么异同?
    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心理健康课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不少教师将心理健康课与团体心理辅导相混淆。诚然,这两种心理辅导模式都是以相关心理学理论为依据开展,都是“一对多”的辅导形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甚至还有交叉。如,心理健康课通常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开设,而班级本身也是一个团体。无论是心理健康课还是团体心理辅导,都非常重视学生在团体交往中相互观察、学习、体验,从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完善自我,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但心理健康课与团体心理辅导在基本设置、师资要求和辅导目标等方面各有侧重。
    从基本设置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性质是课程,既然是一门课程,那么它就必须要符合一般课程所必需的基本设置要求。例如:一节课的时长、在课表上固定的周课时等。而且这种设置是纳入学校的教学体系中的,以学期或学年度为单位提前计划安排好,一旦确定就不能轻易改动。目前江苏省要求小学、初中和高中必须每两周开设不少于1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体心理辅导的性质主要是活动,一般以短期的方式实施,在设置上相对灵活。例如,根据活动的需要,一次团体心理辅导的时长可以是1个小时,也可以是2个小时;只要学生和辅导教师达成一致,可以利用上课的时间进行,也可以在中午或放学后开展。一个正式的团体通常每周活动一次,一般4~8次可以完成辅导计划,不需要一个学期甚至整个学年度。
    从师资要求看。主持心理健康课的,我们通常称之为“教师”。一般来说,各校都有针对本校学生心理特点和需求的校本教材。2016年9月秋季开学,江苏省教育厅向全省中小学生推荐使用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每学年一册。当然,无论是校本教材还是地方教材,对于比较熟悉学科教学的广大教师来说,在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培训、研讨、实践、总结、提高等一系列环节之后,就可以把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这在当前我国心理教育专职教师奇缺的情况下,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支持和保证。主持团体心理辅导的,我们通常称之为“领导者”。团体心理辅导有时探讨的问题会比较深入,团体成员反应会比较强烈。特别是带有矫正性质的团体,心理咨询的倾向比较明显,这是一项极其严肃的工作,专业性强、要求
高。“领导者”在辅导中的态度、言行往往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不仅需要灵活运用团体辅导的各种技术,还要具备团体心理辅导领导者特殊的人格特质和基本态度,如共情、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等,未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普通教师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团体心理辅导对教师的专业性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