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要求
1.会写“德、鹊、蝉”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重点)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难点)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会写“德、鹊、蝉”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件。
 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我们的祖国有巍峨的山有浩瀚的江海有无边的森林有起伏的稻田。唐诗宋词中就有许多诗词是描写祖国山水风景的。如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居易《忆江南》中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村居教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今天我们来学习描写山水风景的另外三首古诗词。让我们走进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板书古诗词三首)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精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生字认识作者
1.认识生字学会正确读写。(出示课件2)
                       
“德”左窄右宽书写时不要漏掉“心”字上面一横。
“蝉”左窄右宽收左让右注意第五笔是提不是横。
“鹊”左右等宽横画错落有致。
注意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右不能截然分开要注意笔画的穿插使左右部件联成整体。
2.认识作者。(出示课件35)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其诗清淡幽远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有《孟浩然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
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学习古诗《宿建德江》读出节奏。学生自读教师指导。(出示课件6)(板书《宿建德江》)
      《宿建德江》插图及节奏划分
宿 建 德 江
[]孟浩然
移舟//烟渚日暮//愁新。
野旷//低树江清//近人。
设计意图读准古诗节奏是正确理解古诗的第一步。学生自读后教师指导使学生能够准
确把握古诗的节奏正确朗读古诗。
朗读指导《宿建德江》要紧扣“愁”字但不要过分渲染悲苦气氛朗读时可把节奏稍微放慢语调轻缓悠长。
2.反复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等方式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看注释、查字典等手段来理解诗句可以锻炼学生自学古诗词的能力。
 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宿建德江》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小组交流、讨论。
2.学生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小结出每句诗的意思。(出示课件7)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4.齐读古诗。
 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说一说想象到的画面。
3.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朗读古诗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赏析这首诗的前两句直抒胸臆“客”是诗人的自指“愁”字则是这首诗的“诗眼”。夕阳西下、飞鸟归林的黄昏时刻也正是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返回家中的时刻而此时的诗人则只能在停靠岸边的船上过夜因此新的羁旅之情便油然而生。后两句“低”和“旷”、“近”和“清”相互依存、相互映衬此情此景既是诗人眼前所见亦衬托了诗
人孤身一人夜宿建德江的孤寂心情。整首诗于轻淡处着笔含而不露韵味悠长。诗中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5.自由读诗要求学生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情感朗读古诗。
6.学生练习背诵古诗。
 总结学法自学新诗
1.总结学习方法初读古诗—了解大意—再读古诗—理解诗意—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板书初读古诗—了解大意—再读古诗—理解诗意—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设计意图读准、读通、读懂古诗是古诗教学最基本的要求。这里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总结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
2.用总结的学习方法尝试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学生按步骤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出示课件8)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朗读指导这首诗写西湖盛夏时节骤雨前后的天气变化朗读前三句时可以用比较轻快的节奏读出天气骤变时诗人惊奇的感觉最后一句语速可以放缓读出雨后湖面的平静之感。
 检查回馈点拨指导
1.指名让学生朗读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师生共同评价。
2.再读古诗你觉得诗中哪个词用得好?你能准确地感受全诗的意境吗?
3.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感悟遣词用句的技巧。
(1)诗中把“乌云”比作“翻墨”即打翻的墨汁形象、逼真。
(2)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
(3)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一个“忽”字用得十分巧妙突出天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写出了暴雨骤来骤去的动态。
(3)教师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仿佛是一幅画分别描绘了黑云、白雨、狂风、湖水等景物加上“翻墨”“跳珠”等充满动态和新鲜感的表达精准地描摹出了从阴到雨又到晴的过程变化有声有、构思巧妙而又信手写就、不着痕迹令西湖盛夏时节暴雨骤来骤去的奇
丽景如在眼前。
设计意图品味词语的精妙是学习古诗的难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领悟诗人运用字词的精妙体会古诗的巧妙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