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盼
【教材分析】
关注文章线索
《盼》是作家铁凝的作品。文章以“新雨衣”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孩子的视角叙述事情经过,围绕一个“盼”字,描写“我”有了雨衣,盼变天;下起了雨,盼出门;没法出门,盼雨停;盼来雨天,快乐出门等事。
关注对人物的描写方法
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五种,即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本文许多地方都通过心理和动作描写来突出“盼”的心情。我穿上新雨衣一系列动作和心理描写,体现了“我”对雨衣的喜爱以及对穿雨衣的盼望。当“我”看到变天时,“我却放慢了脚步”“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等动作描写突出“我”的兴奋。回到家,“我”和妈妈的对话描写刻画出盼望外出的迫切心情。雨后景宁静而美好,映衬出“我”盼望雨点儿淋在新雨衣上的急切心情。第18—20自然段,“我”穿上了雨衣,作者又借助动作、心理描写方法衬托“我”的兴奋与
喜悦。教师可以对应这些事件,总结描写方法,帮助学生体会表达效果。
关注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哪些具体事例
盼穿新雨衣:晴天盼下雨—下雨了盼着出去—出不去盼着雨停—睡前盼着第二天下雨—决心不再想
关注文中插图
课文插图描绘一个小女孩身穿雨衣,张开双臂,在雨中行走,她面带笑容,动作轻快,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我”如愿穿上雨衣时的快乐心情。
关注字词
在本课有个别难写的字,教师可以示范书写。如“疯”和“唇”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竖撇要长一点。“篷”是上下结构,竹字头要写得宽,也可以与同音字“蓬”进行对比组词记忆。
【教学目标】  
1.会写“袖、篷”等13个字村居教案,会写“斗篷、情况”等12个词语。
2.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3.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2个词语。
2.能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
1.教师提出问题:我们的童年总有很多盼望的事情,盼望有新玩具,盼望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盼望吃好吃的……你曾经特别盼望做什么事情呢?
2.学生回答自己童年特别盼望做某事的经历。
3.揭示课题《盼》,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了解作者出示课件4
铁凝1957年生于河北赵县,当代作家,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哦,香雪》,中篇小说《麦秸垛》,长篇小说《玫瑰门》等。本文选自她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夜路》。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出示课件5
(1)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文中的“我”特别盼望什么。
(2)学生根据要求默读课文。
(3)汇报交流
预设:文中的“我”盼望穿上新雨衣,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学习字词
(1)出示课件6教师出示词语:痱子  嘟囔  蒜薹  瞟着  焖饭  嗒嗒  玛瑙  斗篷  袖子  瓦蓝  喧闹  遮盖  酱油  逗引  嘴唇  窸窸窣窣 
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2)出示课件7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容易写错的字,让学生相互提醒容易写错的部件和笔画。
出示课件8重点指导“篷”字的书写:上下结构“竹字头”要写得宽,并与同音字“蓬”对比,区分两个字的意思及用途。
出示课件9重点指导“酱”字的书写:不要漏写“酉”部的横画。
、再读课文清结构
1.出示课件10教师出示要求: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3.汇报交流出示课件11
预设1:第1—3自然段讲的是初得雨衣盼下雨。
预设2:第4—17自然段讲的是下起雨来盼出门。
预设3:第18—20自然段讲的是如愿穿上雨衣。
五、感受“初得雨衣”的喜悦
1.出示课件12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圈画有关“我”动作和心理描写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2.学生朗读课文,并圈画相关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1)交流第1、2自然段
出示课件13预设:“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句话是心理描写。“我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这三句话是动作描写。这些描写都体现了“我”对新雨衣的喜爱。
2.交流第3自然段
出示课件14预设:“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这句话是心理描写,体现了“我”急切盼望下雨的心情。
六、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5、16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出示课件18
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我”对新雨衣的喜爱之情,以及得到新雨衣后天天盼望下雨。在盼望穿新雨衣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感受“盼穿雨衣”的心情
1.(1)出示课件19教师提出自主学习要求: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思考:下雨时“我”有哪些反常的举动?“我”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2)学生朗读课文,并圈画相关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出示课件20
预设:“我却放慢了脚步”“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我”看见快要下雨了,十分兴奋。
2.(1)出示课件21教师提出要求:分角朗读第5—15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我”的情绪变化,说说这些变化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2)学生根据老师要求分角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我”的情绪变化。
(3)汇报交流出示课件22
预设:通过“嚷着奔进厨房”“嘟囔”“央求”“瞟”“不声不响”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我”兴奋、失落、不甘的情绪变化,感受到“我”盼望外出的急切心情。
3.读一读,并思考问题
(1)出示课件23跟随音乐,有感情地朗读第16、17自然段,感受雨后景象的宁静与美好。思考:文中描写了哪些雨后的画面?
(2)学生跟随音乐朗读,感受雨后景象的宁静与美好,并思考问题。
(3)汇报交流出示课件24
预设:雨后“安静”“凉爽”“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
(3)教师追问:作者仅仅是为了写雨后景吗?
预设:不是。文中写道“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以景物衬托“我”盼望雨点淋在新雨衣上的急切心情。
三、感受“穿上雨衣”的喜悦
1.(1)出示课件25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第18—20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体会“我”当时的心情,并作简单批注。
(2)学生朗读课文,圈画相关内容并进行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出示课件26
预设:“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我挺着脖子,小心翼翼地跑下了楼梯”“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这些是动作描写。“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这些都是心理描写。这些动作和心理描写体现了“我”兴奋与喜悦的心情。
2.(1)出示课件27教师提出探究讨论问题:雨点儿真的会“起劲地跳跃”吗?为什么这样写?
(2)学生小组内探究讨论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预设:这样写是为了表达“我”如愿穿上雨衣的快乐。
3.出示课件28(1) 一文中还有没有类似的句子,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语句中蕴含
的情感。
(2)学生朗读课文,圈画相关内容并进行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预设1:第3自然段 “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句子中的两个“安安静静”衬托“我”盼望下雨的焦急心情。
    出示课件29预设2:第4自然段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这句话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因为快要下雨,“我”兴奋与激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