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古诗两首》中的生字
二、 教学课题  第2册第4课《古诗两首》
三、 教材分析
本课《古诗两首》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这一单元安排的几课内容都与春天有关,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春天、感受春天。而本课以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作为这一单元的最后一篇内容,可以说是对整个单元内容的一个深化和提升。因为古诗所描绘的春天,语言更加优美,意境也更加深远。两首古诗中,《春晓》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雨后春晨图,《村居》则描绘的是一幅儿童春戏图,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春晓》是热
爱中带着淡淡的怅惘,生发惜春之情,而《村居》则是热爱中渲染自由欢乐的童趣,两首诗画面感都非常强,情感也比较强烈,极利于学生想象情境,体会情感。古诗语言优美,朗朗上口,也利于学生背诵积累。
四、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且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五、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对话法、情景创设法、想象感受法、多媒体辅助法
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1、 同学们,美丽的春天已经悄悄到来,你能用你自己的话,把你眼中的春天跟大家描绘一下吗?
2、 同学们真聪明,居然用到了前几课学到的词语,这么懂得学以致用,老师真佩服你们!同学们眼中的春天真美,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这两首诗的作者是古代很著名的诗人,他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二首”。
3、 板书课题:古诗二首。
学生认读生字“古”、“诗”、“首”。
4、 学习《春晓》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吧!谁能读准?(板书:春晓,指导读准“春”的读音。)
出示配乐朗诵flash《春晓》,点击课件“春晓视频”,超链接到v.youku/v_show/id_XMjM3OTMxNTI0.html
一、 了解诗人。
师:这就是第一位诗人眼中的春天,美吗?那你想不想认识认识这位诗人呢?
点击课件“孟浩然”,超链接到baike.baidu/view/7496.htm
二、 整体感悟,识记生字。
师: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诗中红部分的字是本节课要掌握的生字,请同学们齐读全诗,尤其要注意红部分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2、请一名同学给大家示范读诗,并请同学说一说,读诗的时候,哪些生字的读音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3、去掉诗中其他字,只留下生字。同学一起交流讨论如何记住这些字的写法。
交流合作,探讨诗意。
    1、出示课文插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诗中哪里说了鸟?读给大家听。(处处闻啼鸟)同学们,瞧,(引导学生看图,想象鸟飞鸟叫的景象。)你想说些什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师:哪里讲了花?(花落知多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到过的花落的过程。)
 2、把眼睛闭上,听老师读古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分小组说,指名说。) 
师:学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花怎么顽皮地落到地上去了?请同学们读读整首诗,用一句诗来告诉我。(夜来风雨声)哦,我明白了,是夜晚风吹雨打的原因。
三、情景想象,导情吟诵。
师:1、我们已经明白了整首诗的意思,现在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配乐,点击链接www.yfhdzs/...images/bg_mp3/35.mp3)此刻你就是孟浩然,刚刚经过
一夜的美梦,在这个美丽的春天的清晨,你推开窗,发现昨夜刚下过雨,小草上还闪着亮晶晶的雨珠,一些粉嫩的花瓣,洒落在地上,清新的空气,带着花香,扑面而来,温柔的春风吹动你的发丝,好像在抚摸你的脸,耳边传来鸟儿唧唧啾啾的清脆叫声,那么活泼可爱。
2、 刚才呀,老师看到好多同学在想象的过程中,小脸上都露出了很甜美、很享受的笑容,老师相信你们一定真的看到了美丽的春,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了,对吗?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你们刚才的表情,脑海里想象着刚才的画面,把诗齐读一遍。
3、如果你是诗人孟浩然,面对这样的景,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情呢?(引导学生说出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感情。)
那这样的春天,你们喜欢吗?你们珍惜吗?就请你带着你满满的热情,美美的把诗再齐读一遍吧!能够背下来的同学试着背下来。
    4、小组之间比赛背诵。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生字“古、声、多、处、知”。
1、 学生观察生字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2、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边示范边指出写法。
3、 学生描红练习。
扩展作业
1、在家长的帮助下,上网搜索描写春天的诗句,摘抄积累。
2、拿出你们手中七彩的画笔,画出美丽的春天。
第二课时
猜谜激趣导入
师:1、上节课,有一位诗人和我们分享了他眼中的春天,同学们还记得他是谁吗?他描绘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那位同学能给大家背诵出来呢?
 师:2、同学们背的真熟练而且充满感情,非常棒!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则谜语,请听:
                一只蝴蝶轻轻飘,
                顺着风儿上九宵。
                一心向着云外飘,
                可惜绳子栓着腰。
 师:3、这是指什么?(指名说)
师:4、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说)
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
瞧,图上的几个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
2、诗人高鼎他们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听听吗?(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村”。
出示配乐朗诵flash《村居》v.youku/v_show/id_XMjM3OTQ1MTI4.html
学习《村居》
一、了解作者。
点击课件“高鼎”,超链接到baike.baidu/view/156478.htm
    二、初步感知,识记生字。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全诗,将不认识的生字圈画出来。
全班共同想办法如何熟记生字。
三讨论诗意,读中感悟。
师:1、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诗中是怎么写的?(指名回答: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2、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师:3、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4、小伙伴们在这么美的风景下防风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写成了一首富有意境的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全班齐读。)
    四、整体感知
师:1、刚才我们认识了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的高鼎,清代距离我们现在并不是非常遥远,所以这首诗的句子,我相信大家自己就能读懂。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读完之后,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呢?
师:2、哪位同学能够说一说,这首诗哪一句是你喜欢的?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呢?(通过说自己喜欢的诗句,就能带出学生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师:3、同学们的想法真是丰富多彩,但是我发现,同学们似乎都对“拂堤杨柳醉春烟”这句,不太感兴趣呀,为什么呢?(学生反映对这句话不能够理解)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看几幅图片,相信看了这幅图,同学们一定能够明白对这句话的意了。
出示“拂堤杨柳图”,点击课件“拂堤杨柳图”,超链接到image.baidu/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7%F7%B5%CC%D1%EE%C1%F8&in=16340&cl=2&lm=-1&st=-1&pn=48&rn=1&di=119159402850&ln=1949&fr=&fm=index&fmq=1331547470600_R&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48&-1&di119
师:4、同学们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师总结:长长的杨柳枝低垂下来,温柔的抚摸着堤岸,微风吹来,柳枝随风舞动,好像沉醉在了这美丽的春里。
    同学们,这么美丽的春,连杨柳都沉醉了,你们沉醉吗?这回你们喜欢这句诗了吗?喜欢它,那就充满感情的读一读它吧。
师:5、老师发现喜欢“忙趁东风放纸鸢”这一句诗的同学特别多呀,为什么呀?(因为都喜欢放风筝)
同学们真是太聪明啦!老师想向你们请教一下,大家怎么知道“纸鸢”是风筝的意思呢?原来是看到了书上的插图,让图片帮助我们学习,这种方法真好! 
同学们放过风筝吗?放风筝的时候自由快乐吗?那就请同学们把你放风筝时的感情带上,一起快乐的把这一句诗读一读吧!
师:6、同学们现在想象一下,你们就是那早早放学的孩子,在令人沉醉的春里,自由自在的在草地上奔跑、叫喊,把风筝高高的放飞在篮篮的天空。
        同学们现在心里感觉怎么样呀?好,就请同学们带上你的兴奋,带着你的欢乐,充满感情的把诗齐读一遍!(再读古诗,能背诵的同学试着背一背。)
四、指导书写“忙”
扩展交流
师:1、昨天老师留的作业是请同学们在家长的帮助下,上网搜索描写春天的诗句,摘抄积累下来,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积累下来的诗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师:2、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用你完成的图画告诉大家。
拓展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在家长的帮助下,上网查高鼎写的诗,选一首,背一背。
七: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孟浩然
村居教案
       
      高鼎
七、 教学反思
本课一开始,我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春天引入情境,不仅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而且有些学生还自主的运用了前边几课学到的有关春天的语言,学生体会了语文学习的意义,也增加了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在《春晓》教学中,要求会写的生字较多,对于诗句的理解就略显直白,由于理解诗句意思并不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并且我认为诗的语言是不需要明明白白的解释的,因为诗的意境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过于清晰的解释,诗就不具有美感了,学生也会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两首诗的教学中,在了解诗意的环节中,我采用了小组交流讨论,同学之间互解疑问,而教师只是适当的点播提示的方式,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明白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