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村居》是清朝文人高鼎写的一首诗。早春二月,绿草茂盛,黄莺飞舞,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全诗展现了春天生机盎然、儿童活泼可爱的特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学情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古诗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领悟,而且学生对《村居》很熟悉,许多同学都能背诵了,因此,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困难。
教学建议
1.学习古诗时,首先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然后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有的可通过查字典或同桌互相讨论解决,有的就需要教师引导解决。
2.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读出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3.学完古诗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本本上画一画想象出来的诗境,写一写喜欢的诗句。
4.可以让学生留意春天到来的脚步,把春天到来的点滴变化,记录到小本本上。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古诗。
2,学习诗中的生字新词。
3.读懂诗句,体会春天的美丽与儿童的快乐。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本诗中的生字新词,背诵古诗。
难点:体会春天的美丽与儿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月间,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一乡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二、初读古诗,读通诗句
1.自由读古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评议正音。
3.认读诗中的生字词:莺拂堤柳醉。
4.引导理解词义。
拂堤:杨柳低垂,像在抚摸着河堤。
5.学生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三、理解词句,了解诗意。
1.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是什么意思,可以与同桌或小组商量。提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大意。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拂:轻轻地擦、扫。
纸鸢:风筝。
全诗描写了诗人在农村居住时看见的春天的景象和孩子们放学后放风筝的情景。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两句诗是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欢快地歌唱。堤旁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抚摸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播晃。
“儿章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两句诗是写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东风,赶快
放起了风筝。儿童处在人生的早春,东风带来融融的暖意,纸鸢是放飞的乐趣,诗人所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几分希望。
【设计意图:通过读诗、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思路2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小组讨论,弄懂相关词语的意思。
3.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草长莺飞:小草旺盛生长,黄莺自由飞翔。
拂:拂拭、掠过。
堤:堤岸。
醉春烟:陶醉在春日烟雾般的水汽之中。
纸鸢:风筝。
4.你知道诗句的意思吗?同桌互说后集体交流。
早春二月,地面上草儿旺盛生长,空中莺儿自由飞翔,堤边杨柳飘拂摇曳,陶醉在春日的烟雾中。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赶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那心里别
提多高兴了。
5.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再朗读全诗,读出感情。
四、品读古诗,想象诗境。
1.学生边读古诗,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村居教案3.其他人认真倾听,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4.学生积极发言
教师小结导读:春天的山村景多么迷人,春天的山村孩子多么快乐!(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想象,让学生自己说说看到的景象进而体会古诗的意境。】
思路2
1.看图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在头脑中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作者写出了春天的美丽和我们儿童生活的乐趣,你们喜欢这首诗吗?练习背诵。
五、诵读古诗,体会诗情。
1.教师导言:诗人高鼎通过描绘山村的美景与儿童的快乐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热爱之情。那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就让我们怀着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再读读古诗。
2.指名读古诗,集体评议。
3.教师范读古诗。
4.全班齐读古诗
出示画面,练习看图背诵古诗
六、总结课堂,书写生字。
1.教师总结:地上绿草茵茵,杨柳沉醉,儿童在尽情地奔跑天空黄莺在歌唱,风筝在飞翔,二月的山村犹如人间天堂。
2.书写田字格中的3个生字:诗、村,童
(1)教师重点强调:
村:右边是“寸”,不要写成“才”。区别于形近字“材”
(2) 学生独立观察,认真仿写
3.生字书写展示,评议。
七、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词。
2.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村居
草长莺飞
杨柳拂堤美丽快乐
儿童放纸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