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教案
端午节的由来教案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端午节的由来教案容,希望大家喜欢!
  端午节的由来教案篇一:
  一、端午节的由来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其他另外三种传说是:
源于纪念伍子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二、端午节的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1、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2、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
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3、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4、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5、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6、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7、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
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玲珑夺目。
  三、建议教学活动
  (一)做香包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丝线(或中国结细线)
  2.工具:剪刀、针、缝衣线
  3.做法:
  (1)将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桃形等。
  (2)剪下相对的两片
  (3)用线将三边反面缝合,留下一边。
  (4)翻过来,塞入沾有中药店买回来的香料粉的棉花。
  (5)将最后一边缝合,再加长绳装饰即完成。
  (二)包粽子
  可以请会包粽子的家长来协助指导进行,或是参观市场里专门卖粽子的商店,怎样包粽子。
  1.材料:糯米、香菇、猪肉、干虾仁、酱油
  2.工具:蒸笼、芦叶(或竹叶)、稻草(或棉线)
  3.做法:
  (1)将桂竹的芦叶来包粽子或麻竹的竹叶洗干净,晾干备用。
  (2)糯米泡水八小时,然后将香菇、猪肉、干虾仁、酱油等和糯米一起炒熟备用。
  (3) 将芦叶(或竹叶)折成漏斗形,装上已炒好的糯米饭,包成三角锥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