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实⽤)
  端午节就要到了,我们⼀起来温习⼀下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下⾯是由店铺编辑为⼤家整理的“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实⽤)”,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本⽂。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称端阳节、龙⾈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为⼀体的民俗⼤节。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屈原在五⽉五⽇跳汨罗江⾃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也有纪念伍⼦胥、曹娥及介⼦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星象⽂化、⼈⽂哲学等⽅⾯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体,各地因地域⽂化不同⽽⼜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端午节的习俗介绍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1、赛龙⾈
  赛龙⾈,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因舍不得贤⾂屈原投江死去,许多⼈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五⽇划龙⾈以纪念之。借划龙⾈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体。竞渡之习,盛⾏于吴、越、楚。
  其实,“龙⾈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
  后来,赛龙⾈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兼有纪念当地出⽣的近代⼥民主⾰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上⽔下,情景动⼈,别具情趣。贵州苗族⼈民在农历五⽉⼆⼗五⾄⼆⼗⼋举⾏“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节赛龙⾈,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富有⾃⼰特⾊的龙⾈竞赛活动。
  清乾隆⼆⼗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龙⾈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五⽇都举⾏龙⾈竞赛。在⾹港,也举⾏竞渡。
  此外,划龙⾈也先后传⼊邻国⽇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被列⼊中国国家体育⽐赛项⽬,
并每年举⾏“屈原杯”龙⾈赛。1991年6⽉16⽇(农历五⽉初五),在屈原的第⼆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届国际龙⾈节。在竞渡前,举⾏了既保存传统仪式⼜注⼊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屈⼦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宣读祭⽂,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赛场。此次参加⽐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节。赛龙⾈将盛传于世。
  2、端午⾷粽
  端午节吃粽⼦,这是中国⼈民的⼜⼀传统习俗。粽⼦,⼜叫“⾓⿉”、“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菰叶(茭⽩叶)包⿉⽶成⽜⾓状,称“⾓⿉”;⽤⽵筒装⽶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灰⽔浸泡⿉⽶,因⽔中含碱,⽤菰叶包⿉⽶成四⾓形,煮熟,成为⼴东碱⽔粽。
  晋代,粽⼦被正式定为端午节⾷品。这时,包粽⼦的原料除糯⽶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称“益智粽”。时⼈周处《岳阳风⼟记》记载:“俗以菰叶裹⿉⽶,……煮之,合烂熟,于五⽉五⽇⾄夏⾄啖之,⼀名粽,⼀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中掺杂禽兽⾁、板栗、红枣、⾚⾖等,品种增多。粽⼦还⽤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的⽤⽶,已“⽩莹如⽟”,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本⽂献中就记载有“⼤唐粽⼦”。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粽。诗⼈苏东坡有“时于粽⾥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粽⼦堆成楼台亭阁、⽊车⽜马作的⼴告,说明宋代吃粽⼦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为箬叶,后来⼜出现⽤芦苇叶包的粽⼦,附加料已出现⾖沙、猪⾁、松⼦仁、枣⼦、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纪念屈原,⼀般是前⼀天把粽⼦包好,夜间煮熟,早晨⾷⽤。包粽⼦主要是⽤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叶的,统称粽叶。粽⼦的传统形式为三⾓形,⼀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的叫⽶粽,⽶中掺⼩⾖的叫⼩⾖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今中学、⼤学⼊学考试⽇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吃。
  煮粽⼦的锅⾥⼀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端粽锅⾥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疮;把粽⼦锅⾥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直到今天,每年五⽉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洗粽叶、包粽⼦,其花⾊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多包⼩枣的北京枣粽;南⽅则有⾖沙、鲜⾁、⽕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为代表。吃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不衰,⽽且流传到朝鲜、⽇本及东南亚诸国。
  3、佩⾹囊
  端午节⼩孩佩⾹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于襟头点缀装饰。⾹囊内有朱砂、雄黄、⾹药,外包以丝布,清⾹四溢,再以五⾊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串,形形⾊⾊,玲珑可爱。★在中国某些南⽅城市,青年男⼥还⽤⾹囊来表达爱意。
  4、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形或虎形,称为艾⼈、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争相佩戴,⽤以驱瘴。
  艾,⼜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油。它所产⽣的奇特芳⾹,可驱蚊蝇、⾍蚁,净化空⽓。中医学上以艾⼊药,有理⽓⾎、暖⼦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也含有挥发性芳⾹油,是提神通窍、健⾻消滞、杀⾍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插艾和菖蒲是有⼀定防病作⽤的。端午节也是⾃古相传的“卫⽣节”,⼈们在这⼀天洒扫庭
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5、悬钟馗像
  钟馗捉⿁,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骊⼭讲武回宫,疟疾⼤发,梦见⼆⿁,⼀⼤⼀⼩,⼩⿁穿⼤红⽆裆裤,偷杨贵妃之⾹囊和明皇的⽟笛,绕殿⽽跑。⼤⿁则穿蓝袍戴帽,捉住⼩⿁,挖掉其眼睛,⼀⼝吞下。明皇喝问,⼤⿁奏⽈:⾂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吴道⼦,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律张贴,以驱邪魔。
  相传钟馗为唐代⼈,到长安应试考中状元,因其貌不扬被废,愤⽽触殿阶⽽亡。后来托梦给唐明皇,决⼼歼除天下魔⿁。当时皇宫内正闹⿁邪,唐明皇召⼤画家吴道⼦依梦中所见,画《钟馗捉⿁图》。并将此画悬挂后宰门⽤以驱妖镇邪,宫中遂得安宁。唐明皇加封钟馗为"驱魔⼤神",钟馗像因此遍⾏天下,剪除⿁魅,⽴下⼤功,后神话传说被⽟帝封为"驱魔帝君"。⼈们在端阳节悬挂钟馗像,⽤来镇⿁避邪,希求家庭平安。
  6、挂荷包和拴五⾊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五⽇,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名续命缕,⼀命辟兵缯,⼀名五⾊缕,⼀名朱索,辟兵及⿁,命⼈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拜五⾊,以五⾊为吉祥⾊。因⽽,节⽇清晨,各家⼤⼈起床后第⼀件⼤事便是在孩⼦⼿腕、脚腕、脖⼦上拴五⾊线。系线时,禁忌⼉童开⼝说话。五⾊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场⼤⾬或第⼀次洗澡时,抛到河⾥。据说,戴五⾊线的⼉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的伤害;扔到河⾥,意味着让河⽔将瘟疫、疾病冲⾛,⼉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的《东京梦华录》卷⼋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花花巧画扇,⾹糖果⼦、粽⼩,⽩团。紫苏、菖蒲、⽊⽠、并皆茸切,以⾹药相和,⽤梅红匣⼦盛裹。⾃五⽉⼀⽇及端午前⼀⽇,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家家铺陈于门⾸,与五⾊⽔团、茶酒供养。⼜钉艾⼈于门上,⼠庶递相宴赏。
  陈⽰靓的《岁时⼴记》引《岁时杂记》提及⼀种“端五以⾚⽩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谓之搐钱”。以及另⼀种“蚌粉铃”:“端五⽇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携带的袋囊内容物⼏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料的⾹囊,制作也⽇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类似还有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家很盛⾏。游百病:此种习俗,盛⾏于贵州地区
的端午习俗。
  7、躲五
  农历五⽉,酷暑将临,瘟疫毒⾍滋⽣,古时称五⽉为"恶⽉"。并认为五⽉初五⽇是不吉利的⽇⼦。这⼀天⽗母要将未满周岁的⼉童带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
  8、送时
  中原地区端阳节到来之际,凡新嫁姑娘之娘家,在节前或节⽇⾥要给男⽅送草帽、⾬散扇⼦、凉席等物以备防热防⾬,故端阳节⼜称做"送时节"。
  9、驱五毒
  五毒是指蝎⼦、蜈蚣、毒蛇、虾螈壁虎五种毒⾍。"端阳节,天⽓热;五毒醒、不安宁。"所以到端阳节这天⼈们便在门上贴上纸剪的五毒图象,以避其毒。有些地⽅还要把五毒图的头上再扎上⼀根针,表⽰要把它们钉死除掉。驱五毒反映了⼈们除害防病的良好愿望。
  10、滚吃鸡鸭鹅蛋
  全国各地均为流⾏。端午早晨,东北⼀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童的肚⽪上滚动,然后剥⽪让⼉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童的肚⼦疼,实则为节⽇的⼀种嬉⼉游戏。其它地区均以煮⾷为主,据说原为投⼊河⽔中饲喂鱼虾⽽拯救屈原,以免其⼫⾻被鱼虾所害,后演化为煮⾷纪念。
  11、煮⼤蒜
  ⼤蒜是⼀种中药,味⾟⽢,能杀毒灭菌,熟⾷能清肠胃毒素,疏通⾎脉。端阳节早晨,全国⼤部分地区的习俗是煮⾷新蒜头,以疏通⾎脉,消毒灭菌。
  12、破⽕眼
  江苏南京⼀带端午节习俗。是⽇,在⼀碗清⽔⾥放适量雄黄,丢进两枚铜钱,全家⼈⽤此⽔洗眼,据说可以防治眼玻雄黄有杀菌灭毒的功效,这样做有⼀定的好处。
  13、游百病
  贵州地区端午风俗。端阳节这天男⼥⽼幼都要穿上新⾐、带上⾷品到外⾯游玩⼀天,并在⼭间⽥野采集野花⾹草,晚上带回⽤⽔煮后洗澡。当地⼈称此举为游百病或洗百病,并认为这样做会使⼀年内吉利平安。
  14、剪彩葫芦
  ⽤彩⾊纸剪成葫芦状,于端阳节倒贴于门⾸,取将毒⽓倒出之意。
  15、饮雄黄酒
  雄黄是⼀种中药材,中医药书籍说雄黄能治百⾍毒、⾍兽伤,故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五⽉五⽇饮雄黄菖蒲酒,可除百疾⽽禁百⾍"、"带雄黄进⼭不怕蛇"等俗⾔。在碘酒未发明年代,我国⼈民就是⽤⽩酒调配雄黄和⽩矾⽔来涂抹毒⾍蜇伤和蚊叮⾍咬的。⼈们熟悉的《⽩蛇传》曾描绘:端阳节,许仙听信了法海的话,让⽩娘⼦饮了雄黄酒⽽显露出了原形。现在不少地⽅在端阳节还要在屋内外喷洒雄黄⽔,并在⼉童的⽿、⿐、额头上涂抹雄黄。不过据现代科学分析,雄黄有毒,不宜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