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风俗介绍
  端午节,有着⼆千多年的历史底蕴,由于地域⼴⼤,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了众多相异的节名,⽽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下⾯就让店铺⼩编带⼤家了解⼀下端午节风俗,希望⼤家喜欢,仅供参考。
  龙⾈竞渡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东龙⾈,在端午前要从⽔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对纸制⼩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湖南汨罗县,竞渡前必先往屈⼦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纪念屈原。
  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是点⾹烛,烧纸钱,供以鸡、⽶、⾁、供果、粽⼦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们祭祀龙神庙时⽓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们内⼼良好的愿望。
  凤⾈
  与春节有舞龙也有舞凤⼀样,端午有龙⾈也有凤⾈。凤⾈的来源如上述,是源于远古的鸟⾈、鷁⾈。古代宫廷中有凤阿(如《天府⼴记》中记明代宫廷便有),民间有凤船竞渡。《粤囊》载:“龙⾈以吊⼤夫,凤船以奉天后,皆与五⽇为胜会。庚午之夏,番禺⽯桥村⼊聚万⾦,制凤船,长⼗丈,阔丈三,
⾸尾⾼举,两舷重翼为舒敛,背负殿宇,以奉天后,游各⽔乡。”1964年后⾹港⼜出现了风艇赛。这种风艇艇⾝稍短,可坐16名队员,饰有凤头、凤尾,由⼥队员竞渡。的确是⼀种很好的⽐赛形式,合龙凤呈样之意。
  悬艾叶、菖蒲、蒜头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南北朝时,端午⼜称为“沐兰节”,荆楚⼀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
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於其上。艾与菖蒲中含有芳⾹油,它们和蒜⼀样都有杀菌作⽤。端午期间,时近夏⾄,正是寒⽓暑⽓交互转换之时,从饮⾷到穿⾐、⾏动都得注意。宝⼭县有谚语道:“未吃端午粽,寒⾐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古时,⼈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邪作崇所⾄,于是,端午节这天,⼈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以蒜头作锤⼦,⼜称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病菌,斩除妖魔。
  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效能就更为直接。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酒
中,节⽇便可饮⽤。
  写符念咒
  除了⽤艾、菖蒲和蒜这“端午三友”驱⿁外,还有⼀种重要的驱⿁⽅法,是在室内挂避邪驱⿁的符咒。挂驱⿁符还有⼀些严格的仪式。如有的要求必须在端午⽇出或正午时书写,书写材料⽤⽣朱,砚内、书写⼈⼝中必须放上硝⽯等。较为通⾏的符咒有:“五⽉五⽇天中节,⾚⼝⽩⾆尽消灭”之类。上海⼈过去在端午节悬挂钟馗像于门⼝,正是这种辟邪风俗的继续与演变。另外,类似于此的祛⿁禳魔的习俗,还有在⼉童额上点雄黄酒。节⽇⼀早,妇⼥们便将⼉童⽿上夹艾蒿,头上戴菖蒲,然后⽤雄黄酒
在额上写⼀个“王”字。据说,这样可使百⿁畏惧,保命长⽣。
  射柳
  “与南⽅的赛龙⾈不同,最具北⽅特⾊的是射箭和打马球”。
  我国北⽅各民族从来没有端午节竞渡习俗,更不知道南国汉族还有⼀位爱国⼤诗⼈屈原。但是,在辽、⾦、清各朝历史上都有端午节契丹族、⼥真族和以后的⼋旗将⼠驰马射柳、打马球的竞技遗俗。
  北⽅⼈民的端午节庆游戏——射柳。据说,这项竞技活动在辽时便已出现,⼀直延续⾄清末。
  打马球
  明皇击鞠图。击鞠亦即打马球,也是北⽅端午节的主要经济娱乐活动之⼀。相传,唐⽞宗李隆基便是这项运动的爱好者。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
  采药
  这是最古⽼的端午节俗之⼀。《夏⼩正》载:“此⽇蓄药,以蠲除毒⽓。”《岁时⼴记》卷⼆⼗⼆“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五⽉五⽇,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捉
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还给⼩孩⼦吃蛤蟆,说是可以消⽕清凉、夏⽆疮疖。还有在五⽇于蛤蟆⼝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如湖北监利于端午“采百草”,亦采药草之俗。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形成此俗。
  沐兰汤
  端午⽇洗浴兰汤是《⼤戴礼》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是菊科的佩兰,有⾹⽓,可煎⽔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五⽇,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草拂⽽浴之”。后来⼀般是煎蒲、艾等⾹草洗澡。在⼴东,则⽤艾、蒲、凤仙、⽩⽟兰等花草;在湖南、⼴西等地,则⽤柏叶、⼤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洗浴。不论男⼥⽼幼,全家都洗,此俗⾄今尚存,据说可治⽪肤病、去邪⽓。
  采茶、制凉茶
  北⽅⼀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东潮州⼀带,⼈们去郊外⼭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驱除”五毒
  民间认为五⽉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民间要⽤各种⽅法以预防五毒之害。⼀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了。这是⼀种辟邪巫术遗俗。民间⼜在⾐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倒灾葫芦”
  端午也以桃印为门饰。桃是民俗中驱⿁之物,源于神荼、郁垒之神话,以桃刻印,亦为祛攘之意。《续汉书•礼仪
志》:“朱索、五⾊桃印为门户饰,以⽌恶⽓。”后世的昧符、吉祥葫芦即源于此。
  《梦粱录》卷三:“⼠官等家以⽣朱于午时书‘五⽉五⽇天中节,⾚⼝⽩⾆尽消灭’之句”,这是宋代之俗。《燕京岁时记》⼜记:“端阳⽇⽤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上,以泄毒⽓。”这是清代之俗。有的还在纸葫芦上垂丝穗、飘带等,更为好看,或在葫芦中剪出五毒形状,挂贴于门,亦表⽰将五毒之⽓泄尽之意,称为“倒灾葫芦”。
  ⽃草之戏
  汉以前不见⽃草之戏。(《历代社会通俗事物考•尚秉和》)起源⽆考,普遍认为与中医药学的产⽣有关。远古先民艰苦求存,⽣活单调,暇余以⽃⾍、⽃草、⽃兽等为戏⾃娱,及⾄传说的“神农尝百草”
形成中医药学后,每年端午节出郊外采药,插艾门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获之余,往往举⾏⽐赛,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兼具植物知识、⽂学知识之妙趣;⼉童则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叶相⽃。⽩居易《观⼉戏》诗云:“弄尘或⽃草,尽
⽇乐嬉嬉。”
  躲端午
  躲端午是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五⽉五⽇为恶⽉、恶⽇,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腔酒担争迎妇,遣⿎龙船共赛神”之句。《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召还过节”。⼜,《滦州志》:“⼥之新嫁者,于是⽉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端午⾬
  端午⾬,时民间岁时占验习俗。俗信端午节下⾬,不吉;反之则吉。此种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陈元靓《岁时⼴记》引《提要录》云:“五⽉五⽇哨,⼈曝药,岁⽆灾。⾬则⿁曝药,⼈多病。此闽中谚语。”⼜许⽉卿《次韵蜀⼈李施州芾端午》⾃注云:“临川⼈谓端午⽇⾬,⿁旺⼈灾。清赵怀⽟诗⾃注亦引有“端阳⽆⾬是丰年”的谚语。
  跳钟馗
  跳钟馗、闹钟馗:⾃晋代以来跳钟馗、闹钟馗,赐福镇宅就是端午节和春节的重要内容。
  悬挂钟馗画:最早的钟馗画,据说出⾃画圣吴道⼦之⼿。据北宋沈括《梦溪补笔谈》记载:唐明皇患疾近⼀⽉,忽梦⼆⿁。⼩⿁窃得皇上⽟笛及杨贵妃之紫⾹囊奔逃,⼤⿁乃捉⼩⿁刳其⽬,然后擘⽽啖之。⼤⿁道:“⾂为钟馗,即武举不捷之⼠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醒后,即病愈,便召画⼯吴道⼦,嘱其按梦中情景画钟馗捉⿁图,道⼦挥笔即成,明皇见后,竟与所梦⼀模⼀样,惊叹不已。后来,钟馗画渐渐⾛⼊民间,绘制钟馗画⼤都作于五⽉端午节这⼀天,或者端午节的前后⼏天。到了清代,江南苏、浙⼀带的居民⼤都在农历五⽉于⼤门或堂中挂钟馗图⼀⽉,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
  端午节⽇传统⾷俗
  1.吃粽⼦
  “粽⼦⾹,⾹厨房。艾叶⾹,⾹满堂。桃枝插在⼤门上,出门⼀望麦⼉黄。这⼉端阳,那⼉端阳,处处都端阳。”
  2.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
  3.吃五黄
  江浙⼀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此外浙北端午节还吃⾖腐。
  4.吃⼗⼆红
  ⾼邮等地有吃“⼗⼆红”的习俗。⼗⼆红指油爆虾、炒红苋菜、咸鸭蛋黄、朱砂⾖腐等。
  5.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五颜六⾊的
⽹袋装着,挂在⼩孩⼦的脖⼦上,意为祝福孩⼦逢凶化吉,平安⽆事。
  6.吃⼤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蒜和鸡蛋放在⼀起煮,供⼀家⼈早餐⾷
⽤。有的地⽅,还在煮⼤蒜和鸡蛋时放⼏⽚艾叶。早餐⾷⼤蒜、鸡蛋、烙油馍,这种⾷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吃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民隆重的节⽇。这⼀天最有代表性的⾷品是清⾹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饭,放置于独⽊凿成的⼤⽊槽⾥,⽤长柄⽊棰打制⽽成的⽶糕。这种⾷品很有民族特⾊,⼜可增添节⽇的⽓氛。
  7.吃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就是⽤⾯粉、⽶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相传古时闽南⼀带在端午节之前是⾬季,阴⾬连绵不⽌,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便⽌了,⼈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俗由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