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农历五⽉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的传统节⽇之⼀。下⾯带⼤家看看传统节⽇端午节的来历。
  传统节⽇端午节的来历:
  农历五⽉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纪⽉,正⽉建寅,⼆⽉为卯,顺次⾄五⽉为午,因此称五⽉为午⽉,“五”与“午”通,“五”⼜为阳数,故端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字最早见于晋⼈周处《风⼟记》:“仲夏端午,烹鹜⾓⿉”。端午节是我国汉族⼈民的传统节⽇。这⼀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赛龙⾈,挂菖蒲、艾叶,薰苍术、⽩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和赛龙⾈,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节”,以纪念屈原。⾄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致有以下诸说。
  端午节的第⼀个传说是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屈原位列右⼤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夫靳尚为⾸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抱负的屈原倍感痛⼼,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兰等⼈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出了《离骚》、《天
向》等不朽诗篇。公⽆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座城池,接着⼜派使⾂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声,投⼊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夫投江⾃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打捞屈原的⼫体,同时拿来了粽⼦、鸡蛋投⼊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江中,以便药昏蛟龙⽔兽使屈原⼤夫⼫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楚国⼈民都到江上划龙⾈,投粽⼦,以此来纪念伟⼤的爱国诗⼈,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的传统节⽇之⼀。“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与“午”相通,按地⽀顺序推算,五⽉正是“午”⽉。⼜因午时为“阳⾠”,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五⽇,⽉、⽇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节,天中节、地腊、诗⼈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
  在民俗⽂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竞渡和吃粽⼦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民伤其死,便驾⾈奋⼒营救,因有竞渡风俗;⼜说⼈们常放⾷品到⽔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后因屈原的提⽰才⽤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样。农历五⽉初五,俗称“端午节”。
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纪⽉,正⽉建寅,⼆⽉为卯,顺次⾄五⽉为午,因此称五⽉为午⽉,“五”与“午”通,“五”⼜为阳数,故端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字最早见于晋⼈周处《风⼟记》:“仲夏端午,烹鹜⾓⿉”。端午节是我国汉族⼈民的传统节⽇。这⼀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赛龙⾈,挂菖蒲、艾叶,薰苍术、⽩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和赛龙⾈,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节”,以纪念屈原。⾄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致有以下诸说。
  ⼀,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初五⾃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哀之,每于此⽇投五⾊丝粽⼦于⽔中,以驱蚊龙。⼜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体。那时,恰逢⾬天,湖⾯上的⼩⾈⼀起汇集在岸边的亭⼦旁。当⼈们得知是打捞贤⾂屈⼤夫时,再次冒⾬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们荡⾈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赛龙⾈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谁⾔,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冤。”
  ⼆,迎涛神说。此说出⾃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伍⼦胥含冤⽽死之后,化为涛神,世⼈哀⽽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龙的节⽇说。这种说法来⾃闻⼀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图腾祭祀的⽇⼦。其主要理由是;(⼀)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投⼊⽔⾥常被蚊龙所窃,⽽竞渡则⽤的是龙⾈。(⼆)竞渡与古代吴越地⽅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以像龙⼦”的习俗。(三)古代五⽉初五⽇有⽤“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的纹⾝习俗的遗迹。
  四,恶⽇说。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是个毒⽉,五⽇是恶⽇。《吕⽒春秋》中《仲夏记》⼀章规定⼈们在五⽉要禁欲、斋戒。《夏⼩正》中记:“此⽇蓄药,以蠲除毒⽓。”《⼤戴礼》中记,“五⽉五⽇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有名的孟尝君,在五⽉五⽇出⽣。其⽗要其母不要⽣下他,认为“五⽉⼦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母。”《风俗通》佚⽂,“俗说五⽉五⽇⽣⼦,男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五⽉⼦;以正⽉、五⽉⼦杀⽗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将王镇恶五⽉初五⽣,其祖⽗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初五⽣,从⼩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初五为恶⽇,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均为不吉之⽇。这样,在此⽇插
菖蒲、艾叶以驱⿁,薰苍术、⽩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五,夏⾄说。持这⼀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说》和《中国传统节⽇趣谈》中,提出三个主
要理由:(⼀)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初五⽇要吃粽⼦的节⽇风俗,却把吃粽⼦写在夏⾄节中。⾄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烛宝典》把它划⼈夏⾄⽇的娱乐活动,可见不⼀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诗⼈屈原。(⼆)端午节风俗中的⼀些内容,如“踏百草”、“⽃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个解释是:“⽇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兑纷出,⽽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泛。由于屈原的⼈格艺超,⼈们也愿意把这⼀纪念⽇归之于他。
  端午节的习俗介绍:
  赛龙⾈: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賽龙⾈,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因舍不得贤⾂屈原投江死去,许多⼈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五⽇划龙⾈以纪念之。借划龙⾈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体。竞渡之习,盛⾏于吴、越、楚。
  其实,“龙⾈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
  后来,赛龙⾈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兼有纪念当地出⽣的近代⼥民主⾰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上⽔下,情景动⼈,别具情趣。贵州苗族⼈民在农历五⽉⼆⼗五⾄⼆⼗⼋举⾏“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节赛龙⾈,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富有⾃⼰特⾊的龙⾈竞赛活动。
  清乾隆⼆⼗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龙⾈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五⽇都举⾏龙⾈竞赛。在⾹港,也举⾏竞渡。
  此外,划龙⾈也先后传⼊邻国⽇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被列⼊中国国家体育⽐赛项⽬,并每年举⾏“屈原杯”龙⾈赛。1991年6⽉16⽇(农历五⽉初五),在屈原的第⼆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届国际龙⾈节。在竞渡前,举⾏了既保存传统仪式⼜注⼊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屈⼦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宣读祭⽂,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赛场。此次参加⽐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节。赛龙⾈将盛传于世。
  端午⾷粽
  端午节吃粽⼦,这是中国⼈民的⼜⼀传统习俗。粽⼦,⼜叫“⾓⿉”、“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菰叶(茭⽩叶)包⿉⽶成⽜⾓状,称“⾓⿉”;⽤⽵筒装⽶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灰⽔浸泡⿉⽶,因⽔中含碱,⽤菰叶包⿉⽶成四⾓形,煮熟,成为⼴东碱⽔粽。
  晋代,粽⼦被正式定为端午节⾷品。这时,包粽⼦的原料除糯⽶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称“益智粽”。时⼈周处《岳阳风⼟记》记载:“俗以菰叶裹⿉⽶,……煮之,合烂熟,于五⽉五⽇⾄夏⾄啖之,⼀名粽,⼀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中掺杂禽兽⾁、板栗、红枣、⾚⾖等,品种增多。粽⼦还⽤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的⽤⽶,已“⽩莹如⽟”,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本⽂献中就记载有“⼤唐粽⼦”。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粽。诗⼈苏东坡有“时于粽⾥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粽⼦堆成楼台亭阁、⽊车⽜马作的⼴告,说明宋代吃粽⼦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为箬叶,后来⼜出现⽤芦苇叶包的粽⼦,附加料已出现⾖沙、猪⾁、松⼦仁、枣⼦、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直到今天,每年五⽉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洗粽叶、包粽⼦,其花⾊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多包⼩枣的北京枣粽;南⽅则有⾖沙、鲜⾁、⽕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为代表。吃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不衰,⽽且流传到朝鲜、⽇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囊:
  端午节⼩孩佩⾹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于襟头点缀装饰。⾹囊内有朱砂、雄黄、⾹药,外包以丝布,清⾹四溢,再以五⾊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串,形形⾊⾊,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
门眉,悬于堂中。并⽤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形或虎形,称为艾⼈、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争相佩戴,⽤以驱瘴。
  艾,⼜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油。它所产⽣的奇特芳⾹,可驱蚊蝇、⾍蚁,净化空⽓。中医学上以艾⼊药,有理⽓⾎、暖⼦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也含有挥发性芳⾹油,是提神通窍、健⾻消滞、杀⾍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插艾和菖蒲是有⼀定防病作⽤的。端午节也是⾃古相传的“卫⽣节”,⼈们在这⼀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