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春意盎然春天的美
——朱自清《春》修辞手法赏析
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215500)潘丹
[摘要]《春》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代表作品之一,它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充满生机和富有生命力的春天景象,展现了春之美。立足修辞角度探寻《春》一文的写作特,引领学生体会蕴含在技法中的情感与思想,从关注技法到关注文本,实现对话作者的目的。
[关键词]朱自清;《春》;修辞手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1)06-0006-02
《春》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与《背影》一起被选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感情真挚、笔法精湛,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春》创作于1933年,
描写了充满生机和富有生命力的春天景象,展现了春之美。《春》自从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特别是文中富有特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是历来语文教学的重点。本文立足修辞角度探寻《春》一文的写作特,以更深层次地探寻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思想。
一、惟妙惟肖的比喻
从古至今,在作家的眼里,“春”是一个写不腻的话题。从“草遥看近却无”到“浅草才能没马蹄”,从“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到“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季,终于,你来了”,春总能代表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期待,及对生命的尽情歌颂。关于“春”的佳篇不胜枚举,其中朱自清的《春》最为动人心弦。在万千读者的心目中,朱自清的《春》描写出了春天最美丽、最真实的样子。春天中的万物的样态难以描摹、难以绘制,但为何朱自清能如此生动地展现出来呢?《春》之所以能描绘出立体而生动的“春之景”,得益于朱自清对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比喻作为常见的修辞手法,具有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真实生动的作用。朱自清是深谙文学创作技法的高手,其通过精准且生动的比喻,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如入其境,如赏其景,沉醉其中。
文章先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五彩斑斓的春花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等一连串描写春花的比喻句迎面而来。朱自清这样写,形象且生动地展现了春花的特点,以及它们争奇斗艳的绚丽景象。接着对难以形容的雨进行了精彩的刻画。细雨纷纷,润物无声,究竟春雨是如何的细腻与温柔呢?
朱自清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和“细丝”,将春雨的样态与生活中具体可感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这样描写与“天街小雨润如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相映成趣,精妙地点出了春日细雨的特点,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盎然生机。通过朱自清的描述,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对生活的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及其高超的驾驭文字的能力。
一个个精彩的比喻将难以言说、难以描摹的春天形象而又生动地刻画了出来。《春》中的比喻形象贴切,朱自清在对春天的自然景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后,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对其进行了精彩的描摹。对于难以用确切的语言进行描述的事物,朱自清运用比喻将其形象化,给人以真实的直观感受。这样不仅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还提高了文章的艺术性,更体现了朱自清的散文语言简洁干净、精致典雅的特。
二、生动形象的拟人
《春》在修辞上的另一特点是拟人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朱自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春天的形象趋向于人的形象,拉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朱自清将春天中的自然景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其人的动作、语言等,使其更具生命的气息。朱自清这样做不仅展现了多姿多彩的美丽春,还传递出了自身对于自然、生命的深刻感悟。在灵动活泼的拟人修辞之下,潜藏着朱自清对春天的无限赞美之情。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描摹春天、赞颂春天。
语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文章开篇,朱自清就连续用了两个“盼望着”来表达对春天的无尽的期待,将心中对春的热烈欢迎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出来。这种简单明了、干脆直接、毫无保留的写法,传递出他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将春的样态塑造成人的形象,春天如同一位让人们期待已久的老朋友。春天在东风的陪伴之下,迈着轻盈的脚步向人们款款走来。朱自清在文章开篇就以浓烈而真实的感情将春塑造成人的形象,拉近了读者与春天之间的距离。“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春天的一草一木、一莺一燕都是充满生命力的,小鸟是最寻常不过的生灵,但在朱自清的笔下,却展现出了灵动活泼、俏皮灵精的特点,为春天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小鸟的啼叫对于朱自清来说如同歌唱者唱出的乐音一般。小鸟像人一样,高兴的时候会放声歌唱,一展歌喉。这活泼灵动的小鸟如同人一样,对春天充满了喜爱。从“呼朋引伴”中不难发现,朱自清的观察视角从一只鸟转向一鸟,他用“呼朋引伴”写出了春天百鸟啼鸣的欢乐场景,使人心生喜爱之情,并被这欢乐的氛围深深感染。通过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动人且充满浓浓人间烟火气息的春日景象,被真切地呈现了出来。
写春天是在与春天对话,绘春天是在赞颂春天。朱自清笔下的《春》之所以能够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他将春这一个普通的季节,幻化成了人的形象,赋予了人的特征,使其充满生命气息。在《春》中,一切事物都生机勃勃,都如同人一样享受和热爱春天。人们热爱春天的美景、春天的生机、春天中的生命律动,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又何尝不是呢?朱自清通过描写春,传递出了爱春之情,传递出了对美好的期待和向往。
三、气势如虹的排比
《春》中贮存了满满的诗意,储存着朱自清的“心灵密码”。《春》不仅美在对春日景的描述,更美在朱自清对生活的思考和期待,文章的字里行间蕴含着浓浓的春天气息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量。这是朱自清眼中的世界和心灵的写照。朱自清笔下的春天不是故乡江浙一带那种温婉潮湿、多情含蓄的春天,也不是北方壮阔辽远、肆意盎然的春天。朱自清在描绘事物时倾注了浓浓的情感。《春》中所展
现的春天,是朱自清眼中的春天与心中的春天合二为一的产物。朱自清勾勒了一幅潜藏生命认知、人生密码的艺术画
卷。他将在春天中获得的启示巧妙地寄寓在文章结尾的排比句中。这样做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表现出了文章的主旨,构建了文章的整体意境,使《春》有了催人奋进的力量。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他领着我们上前去。”这三个排比句形象生动,充满力量,展现了文章的画面美、节奏美和意境美。从“娃娃”到“小姑娘”再到“青年”,展现了春天的变化过程,点明了春天在不同时期的特点。从稚嫩萌芽到美丽绽放,这是春天的变化过程,也展现出朱自清对人生、对生活、对生命的期待。写作《春》时,正是朱自清的人生道路最为通达顺畅的时期。他在对春的赞颂中传递出对未来的无尽期许,流露出个人的奋斗理想。他号召人们带着希望,带着力量,如同“健壮的青年”一样去为新生活而奋斗,向着心中的理想奋勇前行。这是一首春天的赞美诗,也是一首表达美好生活理想的“交响乐”。通过情感逐渐加深的排比句,朱自清将对生活的希望、对生命的感悟、对人们的号召、对社会的责任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春》以排比提升文章气势,用排比增强表达效果。《春》结尾处的排比句充满力量,气势十足,既有语言上的节奏之美,又有谋篇布局上的结构之美;其展现了春天充满生机与力量的特征,把生命的诗意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出来。
《春》运用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其中比喻、拟人、排比等主要修辞手法的运用精妙得当,使文章呈现出独特的魅力。朱自清在情景交融中唱响了一首真挚的春日赞歌。让我们共同走进朱自清所描绘的贮满诗意的春天,感受朱自清写作技艺的高超,并寻和发现属于自己的“心灵密码”。
[参考文献]
[1]宋炳辉.想象春天:朱自清散文《春》的另一种解读[J ].名
作欣赏,2019(22):108-110.
[2]张正耀.生命形式的幻觉与真实:朱自清《春》艺术表现浅
析[J ].中学语文教学,2018(11):50-53.
[3]张小杰.朱自清是怎样写《春》的[J ].汉字文化,2018(9):
58+60.
[4]郑囡囡.学习朱自清《春》的修辞手法[J ].中学语文教学参
考,2017(6):71.
[5]吴崇新.好修辞着春更美:朱自清散文《春》的修辞艺术
赏析[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4):82-84.
(责任编辑农越华)
语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