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师说》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教材定位】
    《师说》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10课的第二篇课文,这一课的两篇文章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学习这两篇文章时,要通过熟读课文,出并推敲文中的名句,并在此基础之上把握两篇课文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师说》是韩愈文章中一篇结构严谨,脉络贯通的论说文,韩愈带着很强烈的感情来反抗流俗的嘲笑,批判当时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目的是为了告诉士大夫之族要行从师之道、复从师之道、传从师之道。
    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以及韩愈的文学主张,进而更清楚地明白韩愈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勇气。了解他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反抗流俗的不正确的风气,批驳错误的观点,并对中晚唐儒学的复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要辩证看待作者的观点,结合当下,谈谈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素养目标】
    1.了解韩愈的生平及其文学主张,了解时代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2.掌握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点,疏通文意,并背诵第一段。
    3.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掌握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训练思辨能力。
    4.辩证思考本文的现实意义,树立谦虚好学和尊师重教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思考作者观点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点拨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尊师重道”是儒家的思想主张,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在魏晋时期到唐朝中期,却兴起了“耻学于师”的社会风尚。面对这样的时代问题,韩愈站了出来,以笔墨来讨伐这个时代的错误。让我们一起走近《师说》。
    二、知人论世
    1.了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2.韩愈的文学理论和主张 
    提倡“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之风,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
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
    3.了解“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
    4.解题
    ①师:从师学习。
    ②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马说》等等就属这一文体。“说”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③师说,就可以理解为“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5.写作背景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马说教案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预习检查:
    1.给加点字注音:
    句读(dòu)或不焉(fǒu)位卑(bēi)近谀(yú)
    也欤(yú)郯子(tán)苌弘(cháng)老聃(dān)
    蟠(pán)六艺经传(zhuàn)   
    (二)初读感悟
    熟读课文,把握节奏,疏通文意。
    四、文本研究
    【思考1】解读第一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学者:求学的人
    ②所以:用来……的
    ③受:同“授”,传授
    ④其为惑:疑惑的问题
    ⑤其闻道也:知道,懂得
    ⑥固:本来
    ⑦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⑧吾师道也:用作动词,学习
    ⑨夫庸:岂
    ⑩无贵无贱:无论
    2.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明确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思考2】解读第二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
    ②其出人也远矣:超出
    ③犹且:尚且,还
    ④问焉:之,代指老师
    ⑤众人:一般人
    ⑥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⑦圣益圣:更加,越发
    ⑧所以:……的原因
    ⑨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⑩于其身也:对于;自己
    9322;则耻师焉:却
    9323;惑矣:糊涂
    9324;句读:古时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9325;或师焉:代词,有的
    9326;或不焉:同“否”
    9327;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9328;遗:放弃,舍弃
    9329;士大夫之族:类
    9330;不齿:不屑与之同列
    9331;乃反不能及:竟
    2.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明确这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3.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表格。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和抒情
    1.古圣人与今众人
    (纵比)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
        从师而问    耻学于师   
    2.对其子与对其身
    (自比)于其子    于其身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否定)
        择师而教    耻学于师   
    3.百工之人与士大夫
    (横比)百工之人    士大夫    师道不复,智反不能
    及,其可怪也欤(讽刺)
        不耻相师    聚而笑之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    从批判反面现象中进一步阐明总论点
    【思考3】解读第三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郯子之徒:同类的人
    ②不必:不一定
    ③专攻:专门学习或研究
    2.本段和首段有什么样的关系?
    明确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