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应急预案(精选5篇)
安全应急预案1
  一、基本情况
  (一)岗位分工:
  总指挥:支行行长(支行长不在时由营业主管、大堂经理代替)安全应急预案
  营业场所总负责:坐班营业主管,保安,员工若干人。
  (二)保卫目标:
  1、要害部位:营业场地、运钞车交接的全过程、机房等。
  2、关键部位:营业大厅、办公室、大门等。
  (三)防卫器材:
  1、CK(110)报警器,紧急按钮安装在柜台边。
  2、内部(声光)报警器安装在营业外厅上方墙上。
  3、电视监控:包括数字监控由主机和摄像机组成,摄像机分布在柜台上方,监控每个柜员操作的全过程。
  4、狼牙棒、。
  5、灭火器若干只,放置在营业场。
  6、其它。
  (四)总体要求:
  1、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临危不惧,沉着应战,机动灵活,团体协作,保证国家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
  2、发生案件及时报警、及时报告,保护现场,抢救伤员,保护库款安全。
  3、保证防卫器具性能良好,运行正常,每位员工应熟练掌握,正确使用各种防卫器具。
  二、营业期间防抢防爆预案
  (一)预防
  营业期间预防抢劫案件,最关键的是不让不法分子进入柜台内,随身门的管理是重中之重,早晚接送款箱应高度警惕,全员参与。
  1、营业室大门或卷闸门开启后反锁固定,防止歹徒关门抢劫,同时锁定随身门,进出做到即开即锁。
  2、自卫器械保证取用顺手,随时对付突发抢劫案件发生。
  3、营业人员在现金区不得会客、不得接受他人馈赠的药物、香烟、食品、饮料等物品,以防不测。
  4、营业终了,等候运钞车时一定要在现金区,严禁在非现金区侯车,保证两名以上工作人员送款。
  5、营业终了进行CK报警布控设防。
  6、营业终了将章戳、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等入库保管。
安全应急预案2
  为了切实做好学校校园网络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我校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妥善处理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遏制突发事件的影响和有害信息的扩散。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预案所称突发性事件,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学校校园网网络设施及信息安全等有关的灾害
  第二条本预案的指导思想是湖北师范学院有关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基本要求。
  第三条本预案适用于湖北师范学院内所有个人和办公用计算机以及各研究所、实验室(中心)、教学机房、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计算机和网络硬件、软件,以及学校门户和下属各部门内容发生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
  第四条应急处置工作原则: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司其职、整体作战、发挥优势、保障安全。
  第二章组织指挥和职责任务
  第五条学校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与任务是统一领导全校信息网络的灾害应急工作,在校领导组织指挥下,全面负责学校信息网络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协调解决灾害处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等。
  第六条现代信息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负责日常信息网络安全事件的具体处理,其中信息中心是信息网络安全事件处置控制中心,负责服务器端和网络层面的安全事件处置,并为各部门、院(系)做好部门办公用机和个人用机的安全处置提供技术指导。
  第三章处置措施和处置程序
  第七条处置措施
  处置的基本措施分灾害发生前与灾害发生后两种情况。
  (一)灾害发生前,信息中心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技术中心人员各司其责切实加强日常信息网络安全工作的检查、维护,定时升级系统补丁和杀毒软件,检查防火墙、IDS(入侵检测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消除隐患;
  学校各单位切实落实部门管理工作职责、安全责任制,特别是对于开办网上论坛、留言板、聊天室、社区等交互式栏目的部门要落实关于信息发布审核、信息巡查和版主负责制度的情况,要设有防范措施和专人管理;
  加强信息网络安全常识普及,使教职工掌握信息网络安全常识,并具备一定防范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
  建立健全灾情速报制度,保障突发性灾害紧急信息报送渠道畅通。属于重大灾害的,在向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的同时,还应向黄石市公安局网络监察部门报告。
  (二)灾害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处置程序,判定灾害级别,并立即将灾情向工作小组报告,在处置过程中,应及时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直至处置工作结束。
  第八条处置程序
  (一)发现情况
  现代信息技术中心要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做好校园网信息系统安全的日常巡查及其日志保存工作,以保障最先发现灾害并及时处置此突发性事件。
  (二)预案启动
  一旦灾害发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入应急预案的处置程序。
  (三)应急处置方法
  在灾害发生时,首先应区分灾害发生是否为自然灾害与人为破坏两种情况,根据这两种情况把应急处置方法分为两个流程。
  流程一:当发生的灾害为自然灾害时,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首先保障数据的安全,然后是设备安全。具体方法包括:硬盘的拔出与保存,设备的断电与拆卸、搬迁等。
  流程二:当人为或病毒破坏的灾害发生时,具体按以下顺序进行:判断破坏的________
与性质,断开影响安全与稳定的信息网络设备,断开与破坏________的网络物理连接,跟踪并锁定破坏________的IP或其它网络用户信息,修复被破坏的信息,恢复信息系统。按照灾害发生的性质分别采用以下方案:
  1、病毒传播:针对这种现象,要及时断开传播源,判断病毒的性质、采用的端口,然后关闭相应的端口,在网上公布病毒攻击信息以及防御方法。
  2、入侵:对于网络入侵,首先要判断入侵的________,区分外网与内网。入侵来自外网的,定位入侵的IP地址,及时关闭入侵的端口,限制入侵地IP地址的访问,在无法制止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断开网络连接的方法。入侵来自内网的,查清入侵________,如IP地址、上网帐号等信息,同时断开对应的交换机端口。然后针对入侵方法建设或更新入侵检测设备。
  3、信息被篡改:这种情况,要求一经发现马上断开相应的信息上网链接,并尽快恢复。
  4、网络故障:一旦发现,可根据相应工作流程尽快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