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导学
【单元导教】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是本单元的一个语文要素。是在一年级下册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和提升。《黄山奇石》《葡萄沟》两课的泡泡提示了具体的方法指导,在语文园地四的“字词句运用”中再次实践运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借助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推测意思,再借助字典验证,促进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提高阅读能力。
“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是本单元第二个语文要素。《黄山奇石》《葡萄沟》两课安排了仿写练习,《古诗二首》《黄山奇石》和《日月潭》三课中有词语积累内容,并安排了内容背诵。
本单元语文园地的“写话”环节安排了学写留言条。通过例文让学生感受写留言条也是我们生活交流的需要的同时,掌握写留言条的基本格式。
【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
1.认识63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7个字,会写32个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
3积累词语,并能够运用。
4.借助火车票上的信息认识8个生字,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5.发现描写颜的词语的构词规律,并积累相关的词语。
阅读: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
2.激发学生认识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3.背诵风景名句,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4.阅读《画家乡》,感受家乡的美。
表达:
1.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2.能展开想象,用“像”说生活中的事物。
写作:
1.仿写句子,提升写话能力。
2.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与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古诗二首
【课前解析】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记述了作者登鹳雀楼的所见所思。前两句写了诗人登楼时的所见,后两句寓理于诗,写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美,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关注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写了诗人登楼的所见,“白日依山尽”是远处的景,“黄河入海流”是近处的景。这两句诗对仗工整,气势磅礴,写了“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下沉,滔滔的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寓理于诗,写了作者的所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表达了诗人广阔的胸襟与抱负。诗中的“千里”和“一层”为虚数,表示“更远”和“更高”。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赞美庐山的诗句这两句的意思是“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呈现出一片紫,好像燃起的紫烟,缭绕着香炉峰,远远望去,瀑布好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挂在山川之间。”诗中的“生”字吧水汽冉冉升起的景象写得生动形象,“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壮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两句的意思是“瀑布从很高的山峰直泻而下,让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斜下来。”诗中的“飞流”写出了瀑布凌空飞泻的样子,“直下”写出了崖壁陡峭,水流湍急,“三千尺”是虚数,夸张地写出山的陡峭和瀑布飞泻的壮景,而一个“疑”字直接点明这是作者的想象。
关注生字:
本课共有9个会写字,其中“依、炉、烟、挂”这4个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需要注意“炉、烟”两个字中火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
关注情感:
《登鹳雀楼》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阐述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依、尽”等11个生字,会写“依、尽”等9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体会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教学重点】
1.认识“依、尽”等11个生字,会写“依、尽”等9个字。
2.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难点】
感悟诗中的哲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依、尽、欲、穷、层”5个生字,会写“依、尽、黄、层”4个字。
2.在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朗读和背诵《登鹳雀楼》。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秀美的地方可多了。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第四单元,就展现了祖国各地的优美风光。同学们知道我国的四大名楼是什么吗?
(出示课件3)课件出示图片,展示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鹳雀楼这四大名楼。
2.引出课题:今天首先让我们跟随唐代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去看一看。(出示课件4)(板书:登鹳雀楼)
学生齐读课题,注意据义断音,读好停顿:登/鹳雀楼。
3.简要介绍鹳雀楼。(出示课件5)
鹳雀楼在我国的山西省永济市,因常有鹳雀停在上面休息而得名。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并留下了千古名篇《登鹳雀楼》。从此以后鹳雀楼便名扬四海,与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并称为我国四大名楼。
4.作者简介。(出示课件6)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他的很多诗被当时乐工制成乐曲,广
为传唱,深受人们喜爱。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二、初读诗歌,感受节奏。
1.引导自读: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见到了怎样的景象呢,请打开课本,一起读读这首诗吧!(出示课件7)
教师提示: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诗,相机正音正字。
3.教师播放范读,帮助学生感受朗读的韵律
4.请学生练读古诗,教师指导评价。
5.全班齐读。
三、品读古诗,想象画面。
1.引导读诗:写景的诗就像一幅画,作者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哪些景物呢?请同
学们再读古诗,圈出诗人登上鹳雀楼之后看到的景物。(出示课件8)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