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云雾》第2课时说课设计
一、教材浅析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登山路上,山岭、大天池等处的云雾的形态、颜的描写,赞美了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抒发了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纵观全文的内容,可按“ 古人的赞美→ 特点的描述→ 原因的探索” 分为六大段。其中写第二大段是重点,不仅占的篇幅最多,而且写作上也很富有特,充分体现了本单元教材的教学重点:过渡句或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因此,第二大段应当作为本课文的教学重点。
仔细品读全文,我们还能领会到课文具有以下的三个写作特点:一、言简意赅地引用古代名人言行稍加议论的办法,增强了赞美的感染力;二、段与段之间巧用过渡句,段意衔接自然,使文章具有一气呵成之感;三、语言形象、生动、有气势,采用比喻、对比、拟人等多种写法写出了庐山云雾之美。因此,本文是一篇极好的写景范文,宜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对文章中语言文字的读、思、议、品等,使学生领会文章的语言美、感受庐山云雾的景美,从而使他们的心中升腾起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二、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细读课文第二大段,会背诵第 4 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的第 3 、 4 、 5 、 6 题。赞美庐山的诗句
三、本课时教学目标
1 .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会背诵第 4 自然段。
2 .理解词语的意思,能用“ 刚刚…… 转眼间……” 、“ 时而…… 时而……” 、“ 尤其” 造句,能摘录有分号的句子。
3 .能出第二大段中的过渡句,并体会其作用。
4 .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激发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
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五、教学难点
对庐山云雾美丽神奇的感受。
六、教学思路设计浅析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 信息
源” ,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 导而弗牵” ,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为此,针对本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教师稍加点拔,学生主动自学的“ 导学式” 教学方法。通过
一系列教师精心设计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课文的内容。训练的同时,注意情境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在有形的训练之中无形地入情、入境、用情…… 最终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丰收,本课时的教学设计就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情境的教学
情境教学法能牢牢把握和促进儿童发展的动因——情感,展开和推进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教学收到化的效果。本教材是一篇适宜于进行情境教学的好文章,而且也只有通过情境教学,才能使庐山云雾的美景在学生的脑海中展现,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之美。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情境教学的环节:
① 以学生的说话训练导入课文,教师又施以启发性的小结、提问,诱发学生学习课文,想欣赏庐山云雾的好奇心。
② 教师的配乐表情朗读,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入观察庐山云雾的情境,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催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③ 投影片的及时展示。再现课文情境,变具体为生动,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庐山之中,对庐山云雾的赞美之情得以进一步的升华。
④ 以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尽情抒发对庐山云雾的
赞美之情。
⑤ 教师以充满感情的课堂环节衔接语,激起学生心中感情的荡漾。
(二)注重学法的指导
成功的语文教学策略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这一教学宗旨。因此,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及其结构特点,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学法指导训练环节:
① 采用指导读第 3 小节——师生共读第 4 小节——独立自学第 5 小节的迁移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学习写景文章的“ 一;二;三体会;四朗读” 的阅读方法。
② 以读范句→ 补充完整语句→ 独立说句的层次训练,培养学生的造句能力,使学生在有模可仿之中,学会举一反三。
③ 注意课堂上学法的及时梳理与小结,让学生明确并掌握学法的步骤。
(三)注重读写结合
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的吸收,写是理解的表达。两者相辅相成,在阅读教学中,有目的地“ 见缝插针”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表达方法之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定量的片断练习,实现读写的迁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非常行之
有效的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组织多种手段让学生欣赏庐山云雾,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之后,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已油然而生,极想淋漓尽致地抒发一番。此时,我便不失时机地推出《家乡的晨雾》的写作训练,使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世纪之声,也已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针对本课的特点,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充分利用圈、划、删、改、读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语言欣赏能力。
① 用上“ 神秘、探求、令人心醉” ,说一句比较通顺的话,进行说话及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
② 按要求、划出描写云雾的词句并进行赏析,是典型的语言文字训练形式。
③ 模仿例句,发挥想象进行造句练习,加深学生对文中关联词的理解,并真正达到学以致用这一目的。
④“ 默读→ 有感情地读→ 表演读的过程” ,体现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循序渐进的理解过程。“ 个人读→ 自由读→ 齐读→ 分角读” 的多种形式的替换变化,则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效率,对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