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述评
299构建员工发展通道加强基层人才梯队培养
人才资源表征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中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也是石油工程企业提升队伍综合素质的需要,同时更是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在这个意义上,规范管理、统筹规划、优化管理模式、完善运行机制,是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捷径。施工企业基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还有改进和完善的空间,需分级分类制定并组织实施培养计划,着力改善高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提升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1  重视优化基层骨干人才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
结合石油企业基层班子实际,重点抓好年龄、知识两个方面的结构优化。(a).年龄结构优化。在排查的基础上,对正职年龄偏大、班子年龄结构老化、年龄梯次不合理的班子,在调整班子时,可采取优先选用年轻人才,特别优秀的技术员(工程师)可直接担任基层正职,鼓励二三级机关年轻人才到基层任职等措施,积极解决、并逐步探索建立基层骨干人才有序接替机制。(b).知识结构优化。分专业板块研究建立石油企业基层骨干人才胜任力模型,对比出知识、素质、能力等不足和缺项,制定针对性培训提升措施,或采取网上技术论坛、“学习圈”、师带徒、与相关高校联合办班、支持学历教育等措施,优化知识结构,并逐步完善基层骨干人才素质能力提升机制。2  从岗位层级和职位设置上拓宽成长发展空间
在巩固和完善石油企业三支人才队伍成长通道和职位序列的基础上,加快向基层队延伸。(a).选择性提高基层岗位设置层级。根据不同基层队类别,实施差异化职位管理,在一线,在生产规模大、管理幅度大、管理水平高、偏远艰苦区,在外闯市场、盈利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队,可设置主任师职位;在管理幅度相对较小、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后勤保障基层队,可设置主管师职位。(b).拓宽基层专业技术职位设置领域。在职工人数较多的基层队,探索设置主管或主任政工师职位,解决基层政工人员发展和出路问题。3  适度加大人才选用中的“基层导向”
选拔人才更加面向基层,将基层工作经历作为重要条件之一,竞聘时采取面向基层定向选拔、按基层工作年限适当加分等刚性措施,让基层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关注基层“资深”老同志,对长期扎根一线、踏实肯干、现场管理经验丰富但学历不高的老同志,因年龄原因不能提拔为科级干部的,可转任基层技术顾问职务。4  探索基层骨干人才正常退出和柔性流动机制
(a).建立正常退出机制。加强对基层骨干人才考核管理,把不能胜任岗位、众反映差、工作绩效低的干部及时调整下来。对因身体年龄等原因难以胜任基层一线工作的,结合工作专长和个人意愿,合理调整工作岗位,对担任基层干部超过一定年限的,考虑其历史贡献,可采取“岗变薪不变”“按年限给予一次性补贴”、设置“基层功勋奖”等措施,保障其薪酬待遇,解除后顾之忧。(b).完善柔性流动机制。针对石油企业相近板块单位间人才余缺不均的情况,制定薪酬等优惠政策,鼓励基地人才富集单位向偏远单位、社区单位流动,有效盘活基层人才资源。在二级单位集中连片区域,成立虚拟的区域人才配
置中心,相关单位以借聘形式调配人才余缺。5  强化组织在人才培养中的“他律”作用(a).加强关键环节培养。年轻同志参加工作1—2年的“适应融入期”,要注重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文化、优良传统教育,增强责任心和认同感,实现书本知识与石油企业生产的对接;在3年—5年“成长发展期”,要坚持“专业发展”“复合能力培养”“基层经验积累”三位一体培养,交任务压担子,促其提升素质水平,成熟后尽快使用,增强发展动力。(b).优化成长路径。根据年轻人才的专业、素质、能力等特征,建立以轮岗见习、班组长、技术员、基层队负责人为成长阶梯的培养链条,加快链条滚动开发,让其尽快在重要项目、复杂任务中挑大梁、担重任;岗位层级多,人才培养周期长,可探索优秀工程师(技术员)跨台阶使用等办法,减少成长台阶,缩短成才周期。6  多维度激励稳定基层骨干人才(a).适度提高基层薪酬待遇。在政策范围内,通过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大薪酬分配向基层和一线岗位倾斜,采取提高基层一线人员工龄工资、建立基层累积贡献奖等措施,增强基层吸引力。(b).尽力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深化落实“百队帮扶”等基层建设措施,加大投入,优化偏远区和基层队工作生活条件环境,帮助解决住房、就医、子女就学等现实困难,让基层人才安心工作。(c).加强人文关怀。加强对基层各类先进典型的选树、宣传及表彰;有计划落实基层骨干人才身心健康检查、带薪休假,确因工作需要得不到休息的,按规定落实加班补助;领导干部定期深入基层,了解基层骨干人才期盼和诉求,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理顺情绪,激发动力。□    文/黄忠红
挑大梁摘要    人才培养应在总体框架确定的前提下建构能力体系,而能力体系建构得是否合理,与制定人才
方案之前的调研是否充分、以及是否准确把握联合作战背景下基层政工干部岗位的需求密切相关。基层是石油企业生产经营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主体,基层稳则全局稳,基层强则企业强。基层关键岗位人员是基层的骨干人才,位于生产指挥、基层管理、服务职工和维护稳定的最前沿,是石油企业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的具体实践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加强基层骨干人才培养,对适应新常态、应对低油价、提升基层管理工作水平、助力石油企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石油企业;基层骨干人才;转型发展;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1]刘立红.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和特征[J].科教文汇,2018(9).[2]曾颢,赵宜萱,赵曙明.构建工匠精神对话过程体系模型--
基于德胜洋楼公司的案例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8(10).
[作者简介:黄忠红,胜利油田纯梁采油厂大芦湖采油管理区注采
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