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当年的繁华,讲述了圆明园毁灭的过程,作者想让学生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国过去的贫病饥弱而忍受的耻辱之外以及由此而生的愤怒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语文,是为了学会阅读;学会阅读,方能引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循着这一目标,在教学中紧紧围绕“不可估量”这一中心词展开活动,以初识圆明园,走近圆明园,走进圆明园,走出圆明园的设计思路,领悟圆明园的价值和圆明园的毁灭带来的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引领学生透过字里行间充分挖掘“爱恨变换”的情感主线,通过丰富的语言训练,入情入境的多媒体引导,独具个性的朗读体验,引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力求打造充满人文关怀的高效语文课堂。
学生在通过课前的预习,基本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对文章进行了初步解读,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但对爱和恨交织的情感把握上不是很准,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
更需要老师的引导。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充分挖掘“爱恨变化”的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带着他们在爱的情感中走进圆明园,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圆明园。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能正确读写词语。背诵第3、4自然段。
2.学习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并总结整理资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的毁灭经过,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并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四、说教法、学法。
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读、、画、议”法、“创设情境”“读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突出朗读,以读代讲,寓讲于读,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交互使用,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品读与感悟相结合,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在读中悟,悟后促读。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和人物的品质。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悟其情,悟其意,悟其法。
五、说教学时间
2课时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题目,激趣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写课题。
2.激情叙述。
3.引导质疑:看到这三个字,你的眼前会有怎样的画面?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学生自由通读全文。提示:遇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要多读几遍,把每一个句子都读通、读顺。
2.检查学习情况。
(1)读准“煌、陵、澜、烬、剔”的读音。给会认字组词语,了解字义。
(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
(3)区别形近字。
(4)识记字形。
(5)理解词语。
(6)指导写字。
①课件出示本课会写字的书写动漫,让学生观察。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②教师强调易错点和书写要点。
③教师范写“统、毁、煌、陵、闯”。
④学生练写,互相评价。
⑤教师评价。
3.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提出要求,同桌交流。
(1)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有哪些内容不懂?
(3)试着梳理课文结构。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读书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分别请五名同学读课文,相机点拨。
(1)第1自然段中的“中国”与“世界”要重读。
(2)第3自然段结尾一句有意境,学生再读一遍。
(3)第5自然段,试问“为什么放火烧呢”,感受“销毁罪证”一词的意义。
2.梳理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写圆明园毁灭的部分。
(2)出过渡句“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引导学生理解描写圆明园辉煌的部分是第2、3、4自然段。
3.学生朗读印象深刻的课文内容,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自然段。思考:读了课文后,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
四、总结内容,课堂延伸,布置作业。
1.学生谈多次读文的收获,并试着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
2.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3.推荐阅读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了解被列强掳去的“七子”。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学,初“识”圆明园。
1.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片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