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案
第四单元爱国情深
我们的祖国,高山巍峨,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狂风骤雨,暮苍茫,任凭风云掠过,坚实的脊背顶住了亿万年的沧桑,却依旧从容不迫。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秀美的风光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大漠收残阳,明月醉荷花,广袤大地上多少璀璨的文明还在熠熠闪烁。我们的祖国,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赞美、去爱戴、去呵护。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爱国情是一种最朴素的情感,它深藏在每一个人的心底。不信,你看那一句句美妙的诗行,流露了诗人们真切的爱国情;那一声声高亢的呐喊,展示了少年中国的英姿,蕴含着对中国少年的期望;那一座千疮百孔的园林,见证了祖国凋敝的昨日;那一位用胸膛堵眼的英雄,铸就了祖国钢铁般的脊梁。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虽然形式不同,但是都反映了一个相同的主题——爱国情深。爱国情人人具有,学生也很容易从不同的文章中体会到。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朗读为基础,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去分析不同的文章在表达爱国情时的差别,从而加深对爱国情的理解
分类具体内容课时安排教学要点
课文
古诗三首2课时
掌握诗歌断句的方法,学习朗读诗歌的
技巧;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
作者的情感;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句运用
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少年中国说
(节选)
2课时
学会给文言文断句,把课文读通读顺;
结合重点语句把握排比修辞的表达效果;了
解象征手法,体会象征意义;受到爱国思想
的鼓舞。
12  古诗三首
文本分析:
《示儿》是一首绝笔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揭露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题临安邸》通过描写当时南宋统治集团在临安苟且偷生,不思收复被金兵侵占的大片土地的荒淫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无比忧虑,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和严厉谴责。
《己亥杂诗》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如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揭露了诗人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学习诗歌,重点在于朗读理解,难点在于体会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时要注意诗句的停顿、语调和重音等,要求学生能读出情感;在理解诗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背景资料等方法;在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时则要将三首诗进行比较,发现三首古诗表达的情感的细微差别。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祭、乃、熏”等7个生字,会写“杭、亥、恃”等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默写《示儿》。
3.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字词的意思,进而完整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
4.感受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把握诗意,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比较分析三首诗歌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教学难点:
赏析名句,感悟其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示儿》
1.会认、会写“祭、乃”这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示儿》这首诗,理解字词,疏通诗歌大意。能背诵、默写这首诗。
3.能借助注释、查资料、展开想象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语感。
1.朗读、背诵、默写《示儿》这首诗。
2.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歌意境。
3.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
导语:同学们,说到“爱国情怀”,你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热爱祖国的
仁人志士的形象?(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出示屈原、陆游、戚继光、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等人物画像。)看来,同学们对历史上的爱国英雄从没忘怀。是的,作为中国人,热爱我们的民族,热爱我们的祖国,是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是千千万万人民最永恒的情感,是各族人民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将要穿越到南宋那个国土失守、朝廷苟安的时代,去听听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叮嘱。
2.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古诗,进入古诗意境。
3.教师课件出示《示儿》,齐读诗歌,理解诗题。
明确:“示”,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使人知道;“儿”,儿子。组合起来就是“把(写的诗)拿出来给儿子看”的意思。
思考: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写诗给儿子看的呢?告诉了儿子什么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了解《示儿》的作者和写作背景,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1)教师指名学生介绍作者,检测预习情况。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是我国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陆游工诗、词、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2)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1126年,金国攻陷了北宋的都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灭亡了,淮河以北整个地区
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下,重建的宋王朝偏安江南,只剩下半壁河山,故称南宋。从国土沦陷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在苦苦地等着、盼着朝廷的军队能够北上抗金,收复失地,解救那些在敌人的铁蹄下挣扎的父老乡亲,实现九州统一的夙愿。可是,南宋政府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不知有多少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陆游写下这首《示儿》诗的时候,九州破碎已经整整84年了。
《示儿》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1210年元月)。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
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2.学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教师课件出示阅读交流的要求。)
(1)读准字音,识记生字。
(2)圈出不理解的字词,小组交流。
3.教师检查预习及交流情况,重点解决生字识记、书写及词语的理解。
(1)学生识记、书写生字。(边读边用手在课桌上写,读准写准。):家祭.(jì)乃.翁(nǎi)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释词语并在班上交流,教师适时纠正。
①结合课本上的注释,理解“示儿”“元”“九州”“王师”“乃翁”等词语。
②补充解释: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但]只是。
[同]统一。[定]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4.学生熟读全诗。
(1)运用多种方式诵读诗歌——听音频、看视频朗读,教师范读,点名学生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注意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2)学生尝试划分节奏,标出重音。
(3)结合写作背景和诗意讨论、交流朗读的语气及感情。
预设:(1)朗读节奏: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语气及情感: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遗嘱,所以要以愤慨、悲伤的语气来缓缓地读。要读出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