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圆明园毁灭教学设计【优秀5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它的毁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不忘国耻,兴我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感悟圆明园的辉煌和作者的表达方法。
    3、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
    2、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激趣。
    2、我们中国这几年发生了很多大好事。谁来举个例子?(20xx~xxxx)
    一、导入新课
    1、这些事情其实都从侧面反映了我们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这都是我们中国走向强大的证明。可是,就在历史上的今天,却发生了一件让我们中国人感到耻辱和愤怒的大事。那就是——圆明园的毁灭。
    2、板书课题。所谓毁灭就是?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课前预习了吗?那让我们直接来试着读吧。学生分段读。注意:“不可估量”的字音。
    2、课文预习得不错,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课文写了什么?
    3、引导学生交流。
    三、深入文本,研读感悟
    1、让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毁灭的。齐读第一自然段。
    2、你们读出了什么?
    3、理解不可估量。
    4、作者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让我们感受到了圆明园的毁灭不仅给祖国乃至给全世界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那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究竟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走进昔日的圆明园,来领略一番。
    默读二、三、四自然段,看看圆明园里都有些什么。可以拿出铅笔,标注出自己的感受。
    A第二自然段
    1、重点理解:众星拱月。(示图)
    2、引导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圆明园布局独特,规模宏大。347公顷,5200余亩。
    B第三自然段
    1、重点体会“金碧辉煌”。点出“玲珑剔透”。一个气势恢宏,一个建筑精巧。让生品读。
    2、再感受一个热闹的“买卖街”,一个宁静的山乡村野。男女生对读。
    3、去掉“也”,再读第一句。让生差异,点出“也”的用法。
    4、这些丰富的建筑景观中,都有哪些美景呢?
    5、教师引读。“园中许多景物都是按照各地名胜建造的,……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
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6、圆明园中景物有一百多处,而且是一步一景,一景一物。想看看吗?(视频)
    7、看完视频,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
    8、用这世上任何一个词来形容圆明园都不为过,难怪文中最后一句话会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珍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9、在这样的园林里散步,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受?齐读本段最后一句话。
    C第四自然段:
    1、圆明园除了建筑宏伟,还有哪些东西?
    2、“上自……下至……”想象一下,这两千三百多年中,该有多少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3、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号称“万园之园”,被称为“东方的凡尔赛宫”的皇家园林,却在英法联军的践踏下,毁于一旦!
    四、再现情境,激起“仇恨”。
    1、放录像。同学们,你想说什么?
    2、带着感受读读最后一段。看看那句话最能表达你的感受?
    3、那是怎样的破坏?感悟“凡是”“统统”“任意”。
    4、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就这样被几千个外国强盗付之一炬。齐读最后一句话。
    五、表达情感,引发思考
    1、所以,作者会在文章开头,就用了两个“不可估量”。再读第一自然段。(板书:不可估量不可估量)
    2、随着文章的学习,我们心中肯定会泛起深深的惋惜之情,甚至是仇恨。可是,我们更应该有一种理性的思考。一座圆明园,半部清代史。让我们在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并记录下来。下节课让我们继续交流。
    板书设计:
    21、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二
    一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激发爱国之情。
    2、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
    3、让学生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三、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 引入新课
    我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颐和园》,知道了北京的颐和园是一座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古典园林,在园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在北京西北郊还有一座被誉为“万国之园”的皇家园林。遗憾的是,这一园林艺术杰作,被英法联军劫掠和焚烧,使一代名园化为废墟。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了解一下昔日园林的风采和侵略者对它的毁灭情况。(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己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和被毁灭)
    3、自己读课文,想想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练习分段。
    4、全班讨论课文的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段(第2至4自然段)具体介绍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
    第三段(第5自然段)讲圆明园怎样被毁灭的。
    三、简单介绍圆明园。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圆明园的资料。
    四、巩固练习。
    练习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1 圆明园的毁灭
    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辉煌 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毁灭
    爱 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恨
    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火烧圆明园》电影解说词里有这样一段话: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
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部编版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圆明园的美丽与珍贵,明确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感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3、学习课文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珍贵收藏。
    2、体会圆明园毁灭之惨痛。
    【教学用具】
    1、圆明园图片。
    2、电影录音。
    【教学过程】
    一、引探准备
    1、检查预习,以旧引新:
    ⑴同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课,来大家一起读读课题。
    ⑵齐读课题。
    ⑶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通过初读你都知道了什么呢?读了其它各段,你还知道了什么呢?
    2、导入新课:
    ⑴老师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想想你还有哪些没读懂的地方?请提出来。
    ⑵生速读课文。
    ⑶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引出“瑰宝”“精华”两个词的意思。
    解释“瑰宝”就是特别珍贵的东西。“精华”是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3、解决学生在初读课文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珠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呢?我们还得从它当年的布局看起。
    二、引探过程
    1、教学第二自然段:
    ⑴请生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在本文中“星”和“月”指的又是什么?
    ⑵指名回答。
    ⑶用图片帮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圆明园的布局。
    (出示图片。)
    众星拱月本来指的是很多星星围绕着月亮,文中是许多小园像星星一样围在圆明三园的周围。
    ⑷了解圆明三园的分布情况:
    我们知道圆明三园是由长春园、圆明园、万春园组成,那么他们又是怎样分布的呢?出示图片:
    左边的园子是圆明园,右边的长春园,下边的是万春园,这三个圆子组合在一起,就是圆明三园。
    ⑸了解圆明园的布局让我们再齐读这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圆明园不光布局独特,那里还有众多的景观,请大家自由读这一自然段,看看都有哪些景观,并画上记号。
    ⑵生自由读,并说说都有哪些景观。
    ⑶各小组自由欣赏景观图片,并互相介绍自己所感兴趣的景观,读读你所感兴趣的句子,还可以想想这些景观都有哪些特点?
    ⑷生互相介绍自己喜欢的景观,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⑸请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景观或所喜欢的句子。
    ⑹谁能说说圆明园中的景观都有哪些特点呢?(多)
    理解重点句: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文中用“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还有……”从这些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圆内景观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