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育人功能
作者:叶惠美
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13期
        摘; ; 要: 大学语文中有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通过课程教学,借助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爱情观的引导和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关照现实教育,是让大学语文教学产生人文力量的重要方式。借由相关阐述,实现文学作品的育人功能,真正落实大学语文人文教育的理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文学作品; ; 大学语文; ; 人文教育
        长期以来,大学语文学科近乎边缘化,一些高校过于重视对学生未来职业技能的训练,导致一些学生不再是为己之学,仅仅是为人之学,只拥有人文社科的基本知识,不了解自我存在的生命意义。因此,除了提高学生应对未来就业的硬实力外,如何把语文与学生的生活、生命相连接,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成了大学语文教学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无怨的青春
        在過去的教学中,我们做了一系列尝试,其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是挖掘教材中文学作
品的育人作用。文学作品有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引导学生以文为镜,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价值判断体系,积累处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是大学语文的应有之义。本文试图以文学作品为素材,探讨如何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反思人生的种种面向,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一、文学作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文学作品的价值在古代就备受肯定。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339)刘勰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2](744)冯梦龙《警世通言·序》曰:“里中儿代庖而创其指,不呼痛,或怪之。曰:‘吾顷从玄妙观听说《三国志》来,关云长刮骨疗毒,且谈笑自若,我何痛为?’夫能使里中儿有刮骨疗毒之勇,推此说孝而孝,说忠而忠,说节义而节义,触性性通,导情情出。”[3](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