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朝花夕拾》之《藤野先生》原文 赏析
《藤野先生》写于1926年10月12日,最初发表于1926年12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二十三期。
文章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开篇。本文最初发表时,用“旧事重提之九”作副标题。“旧事重提之八”是《琐记》,其结尾部分谈到作者在南京水师学堂肄业,又转到矿路学堂,“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入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习上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所余的还有一条路:到外国去。”于是到“之九”的开篇就用了这一句。意思是说:到外国以后又怎样呢?“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达了非常失望的感情。
鲁迅本以为学好西医,可以治病救人,强壮国人的身体,也可以强壮国家民族。然而在东京的所见所闻,使他对这样的打算不以为然。“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看似突兀,却准确传达了这种从憧憬到失望,再到愤懑的情绪。接着,作者以简练的笔墨勾勒出了清国留学生体没落腐朽形象。他们或盘着大辫子,以游逛为务;或解散辫子,扭动脖子,自以为潇洒;或醉心歌舞,于乌烟瘴气中追求时髦。作为清国留学生的一员,作者深陷这样的生活氛围中,实在憋闷而又憎恶。
东京如此,到仙台去。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鲁迅受到藤野先生的真诚关爱。可是好景不长,鲁迅又遭受到了两件屈辱的事:“匿名信事件”和“电影事件”。“你改悔罢!”这无端的责问和鼓掌欢呼“万岁”的刺耳声,使鲁迅窒息。一句“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饱含着鲁迅多少的辛酸、痛苦与愤慨!
人在痛苦时最渴望真情,作者对这种“恶境”的铺叙,恰好反衬出了真情的可贵和藤野先生的可敬。藤野先生无私的关怀给了鲁迅莫大的慰藉。因此,文中写藤野先生,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间,却饱含着强烈而炽热的爱戴之情。“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人所知道。”概括地写了藤野先生这一形象的本质特征:平凡而伟大。
作者先从亲眼所见起笔,以极简约的白描手法,勾勒出藤野先生的外貌、举止、衣着和声调等特征,给读者一个感性印象。接着以耳中所闻,从留级生的笑谈中,间接表现他不拘小节的生活风格。然后从心中所感,平实而详细地着重叙写了三件事:一是耐心细致地纠正我的讲义上的错误;二是引导我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科学;三是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并询问有关中国女人裹脚的事。这些充分显示了藤野先生一丝不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严师风范和关心学生的美好品德。最后,作者又以精辟的议论,剖析出藤野先生对作者
的关爱之中,包含着他“为中国”、“为医学”、“为学术”的心愿。在以强凌弱的年代,藤野先生的这些愿望,体现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朝花夕拾 鲁迅
文章结尾写道:“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在坎坷苦辛的人生旅程,良师益友是多么重要,其给人的影响是多么深远!
藤野先生的关爱与激励已融人了作者的血脉之中,化为了作者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这样的先生,怎不令人爱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