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1、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且介亭杂文》。   
2、作品简介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1926年首次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是鲁迅唯一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这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本书写的虽然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如家庭怎样教育儿童,孩子读什么书,旧的书塾与新的学堂是怎样,等等。这有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理解那时候中国人的生存状态。
3、主要篇章
(1)《狗·猫·鼠》——清算了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本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八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形象。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和祝愿。
(3)《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批评封建孝道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悲状况。
(4)《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叙儿时要去看五猖会,想到难逢如此盛大的庙会,“我”笑着跳着,兴奋得不得了,心中充满了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与兴奋。正要出发,父亲却命令“我”背诵《鉴略》:“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一盆冷水把“我”的兴致全浇灭了。待“我”读熟,在父亲面前“梦似的”背完,对去“看会”,已觉索然无味了。写出了“我”因父亲强迫背书产生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封建家长对儿童的压制和摧残以及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5)《无常——无常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无常,人们喜爱的是白无常。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同时,文章深刻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只能在冥冥中寻求寄托,寻求“公正的裁决”。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7)《父亲的病——父亲被江湖庸医耽误,死去了,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表达了对封建孝道的不认同。
(8)《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回忆了隔壁家的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让孩子做危险的事,给鲁迅看不健康的图片,教鲁迅偷妈妈的首饰,但对自己的孩子十分严格。表现出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鲁迅先生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水师学堂,这个学堂四天教授英文,一天教授汉文,因为感到“不合适”和”乌烟瘴气”,他随后又考入了矿路学堂。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天演论》,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表现出探求真理、追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9)《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学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主要写让鲁迅感激的日本仙台医专解剖学老师藤野
先生。通过“讲义事件”和“幻灯事件”,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弃医从文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回国后,他将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寓居的东墙上,深切表达了对这位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先生的怀念。
(10)《范爱农——写一个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故事。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4、篇章解读
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出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狗猫鼠》;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的文章是《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压制的文章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无常》;揭示一些徒有虚名、草菅人命的“名医”的文章是《父亲的病》;展现自己走出故乡,希望通过外出求学寻到救国救民真理这一过程的文章是有《琐记》和《藤野先生》;鲁迅先生在自己唯一的一本散文集中以饱含深
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鲁迅一生中始终不能忘怀,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三个人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方正、质朴、博学的先生寿镜吾;《范爱农》中正直倔强的范爱农,《阿长与山海经》中善良淳朴的阿长。
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无常。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收集图书,二是描绣像。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鉴略》,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二十四孝图》,两本书的来历分别是长辈馈赠、长妈妈送的。 
衍太太,出现在《父亲的病》和《琐记》中。她和鲁迅的关系是同一门的邻居,小时候,鲁迅认为她是一个和蔼的人,长大后却逐渐发现她虚伪自私。在她的影响下,鲁迅在父亲病逝的时候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不能释怀的事:在父亲临死的时候大声喊父亲的名字让父亲走得不安生。 
练习题
一、填空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            》和《                》。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                              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 。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        ,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              玩耍。
  6、《二十四孝图》中,                          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      件重大的事。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     
  9、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
                     
10、“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          》篇。
  11 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      ”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2 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     
  13《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                         
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        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1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                            ”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          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
朝花夕拾 鲁迅性的压制。
17鲁迅在《    》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8 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                          ”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19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        ”的愤怒之情。
  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            》中提及。
  2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          》,《          》。
  22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                  的区别。
  23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                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24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                  的照片。
  25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           
二、 选择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医太难
3《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