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友谊
作家与作品
1.培根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于1561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曾在剑桥大学攻读法律,他思想倾向进步,信奉英国国教,反对教皇干涉英国内部事物。母亲安尼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才女,她娴熟地掌握希腊文和拉丁文,是加尔文教派的信徒。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成熟较早,各方面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智。12岁时,培根被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在校学习期间,他对传统的观念和信仰产生了怀疑,开始独自思考社会和人生的真谛。
在剑桥大学学习三年后,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埃米阿斯·鲍莱爵士的随员来到了法国,在旅居巴黎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整个法国,接触到不少的新鲜事物,汲取了许多新的思想,这对他的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579年,培根的父亲突然病逝,他要为培根准备日后生活之资的计划破灭,
培根的生活开始陷入贫困。在回国奔父丧之后,培根住进了葛莱法学院,一面攻读法律,一面四处谋求职位。1582年,他终于取得了律师资格,1584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589年,成为法院出缺候的书记,然而这一职位竟长达20年之久没有出现空缺。他四处奔波,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职位。此时,培根在思想上更为成熟了,他决心要把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革,把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这一伟大抱负是他的科学的“伟大复兴”的主要目标,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1602年,伊丽莎白去世,詹姆士一世继位。由于培根曾力主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受到詹姆士的大力赞赏。培根因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1602年受封为爵士,1604年被任命为詹姆士的顾问,1607年被任命为副检察长,1613年被委任为首席检察官,1616年被任命为枢密院顾问,1617年提升为掌玺大臣,1618年晋升为英格兰的大陆官,受封为维鲁兰男爵,1621年又受封为奥尔本斯子爵。但培根的才能和志趣不在国务活动上,而在于对科学真理的探求上。这一时期,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出版了多部著作。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高级法庭判处罚金四万镑,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逐出宫廷,不得任议员和官职。虽然后来罚金和监禁皆被豁免,但培根却因此而身败名裂。从此培根不理政事,开始专心从事理论著述。
1626年3月底,培根坐车经过伦敦北郊。当时他正在潜心研究冷热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问题。当路过一片雪地时,他突然想做一次实验,他宰了一只鸡,把雪填进鸡肚,以便观察冷冻在防腐上的作用。但由于他身体孱弱,经受不住风寒的侵袭,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于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培根死后,人们为怀念他,为他修建了一座纪念碑,亨利·沃登爵士为他题写了
墓志铭:
圣奥尔本斯子爵
如用更煊赫的头衔应
称之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
……
2.培根的哲学思想
培根的哲学思想与其社会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他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代表,主张发展生产,渴望探索自然,要求发展科学。他认为是经院哲学阻碍了当代科学的发展。因此他极力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权威。他还进一步揭露了人类认识产生谬误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
说”。他说这是在人心普遍发生的一种病理状态,而非在某情况下产生的迷惑与疑难。第一种是“种族的假相”,这是由于人的天性而引起的认识错误;第二种是“洞穴的假相”,是个人由于性格、爱好、教育
、环境而产生的认识中片面性的错误;第三种是“市场的假相”,这是指由于人们交往时语言概念的不确定产生的思维混乱;第四种是“剧场的假相”,这是指由于盲目迷信权威和传统而造成的错误认识。培根指出,经院哲学家就是利用四种假相来抹煞真理,制造谬误,从而给予了经院哲学沉重的打击。但是培根的“假相说”渗透了培根哲学的经验主义倾向,未能对理智的本性与唯心主义的虚妄加以严格区别。培根认为当时的学术传统是贫乏的,原因在于学术与经验推动接触。他主张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相辅相成。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他提出“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而不是权威的女儿”,对经院哲学进行了有力的攻击。
培根的科学方法观以实验定性和归纳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关于物质是万物本源的思想,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具有运动的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属性。培根从唯物论立场出发,指出科学的任务在于认识自然界及其规律。但受时代的局限,他的世界观还具有朴素唯物论和形而上学的特点。
3.培根的论著
1597年,培根发表了他的处女作《论说随笔文集》。他在书中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浓缩成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1605年,培根用英语完成了两卷集《论学术的进展》。这是以知识为其研究对象的一部著作,是培根声称要以知识为其领域,全面改革知识的宏大理想和计划的一部分。培根在书中猛烈抨击了中世纪的
蒙昧主义,论证了知识的巨大的作用,提示了知识不能令人满意的现状及补救的办法。在这本书中,培根提出一个有系统的科学百科全书的提纲,对后来18世纪以狄德罗为首的法国百科全书派编写百科全书,起了重大作用。1609年,在培根任副检察长时,他又出版了第三部著作《论古人的智慧》。他认为在远古时代,存在着人类最古的智慧,可以通过对古代寓言故事的研究而发现失去的最古的智慧。
培根原打算撰写一部六卷本百科全书式著作——《伟大的复兴》,这是他要复兴科学,要对人类知识加以重新改造的巨著,但他未能完成预期的计划,只发行了前两部分,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是该书的第二部分。《新工具》是培根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它提出了培根在近代所开创的经验认识原则和经验认识方法。这本书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篇》是相对立的。培根在结束其政治生涯后,仅用几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亨利七世本纪》一书,这部著作得到后世史学家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是“近代史学的里程碑”。
大约在1623年,培根写成了《新大西岛》一书,这是一部尚未完成的乌托邦式的作品,由罗莱在他去世的第二年首次发表。作者在书中描绘了自己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社会蓝图,设计了一个称为“本列”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科学主宰一切,这是培根毕生所倡导的科学的“伟大复兴”的思想信念的集中表现。此外,培根在逝世后还留下了许多遗著,后来,由许多专家学者先后整理出版,包括《论事物的本性》《迷宫的线索》《各家哲学的批判》《自然界的大事》《论人类的知识》等等。
4.培根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弗兰西斯·培根是近代哲学史上首先提出经验论原则的哲学家。他重视感觉经验和归纳逻辑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开创了以经验为手段,研究感性自然的经验哲学的新时代,对近代科学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人类哲学史、科学史都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为此,罗素尊称培根为“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
思考与讨论
一、作者说:“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这里的“繁华”与“沙漠”似乎极不协调,你是怎样理解的呢?“繁华”给人以兴旺热闹感,为动态;“沙漠”给人以孤寂
枯燥感,为静态。用动态描写静态,更加形象生动新颖,更加突出了友情存在的作用。二、朋友的作用在课文中随处可见,你认为其中哪些方面比较重要,为什么?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能够调剂人的感情,二是能增进人的智慧。因为友谊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风骤雨的感情世界而进入和风细雨的春天,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明与理性的思考。
三、课文中提到友谊的作用有哪些?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你是怎样认识的?
友谊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诸如得到疏导,得到忠告,是人的第二个“我”等等。但是朋友间的友谊也是建立在平等原则基础上的,也是在品行修养、工作事业上志同道合的。
有关资料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说理透彻精辟。文中运用了许多新颖贴切的比喻,如将“没有友情的社会”比做“一片繁华的沙漠”,将友谊的好处多比做“多得如同石榴上的果仁,难以一一细数”,把与朋友一起分享的快乐比做“黄金”,因为它会带来更多的快乐;把与朋友一起分担的忧愁比做“黑铁”,这样会减少许多忧愁,而且能使忧愁变成快乐。再如作者在谈到不同源泉的意见还可能会互相矛盾,使你莫衷一是,不知所从时,以有病求医作比,生动形象而又通俗易懂地阐明了道理。
作者大量使用因果论证的方法,有的是先提示原因,后得出结论,即“由因到果”。如文章开头指出“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的荒谬,从反面阐明了“人与人的友情对人生是何等重要”这一中心论点的原因。再如第四段论述的“友谊可以分担肩头的重压”,正是下文中论述的“君王也需要友谊”的原因。有的则是先提出观点,后提示原因,即“由果索因”。如文中第九段开头第一句承上启下,作者指出了友谊的两个作用,前一个分句承上,总括上文,归结友谊可以调剂人的感情的三个理由:分享快乐,分享忧愁,使人走出暴风骤雨的感情世界进入和风细雨的感情世界。后一个分句启下,提出观点,总括下文。接着作者用“因为”“这不仅是因为”两个句子提示出原因: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
明与理性的思考,把搅扰你心头的一团乱麻整理得井然有序,可以通过语言的交流增长见识,朋友之间可以从两个方面提出忠告,一是关于品性的,一是关于事业的。就文章整体而言,第二部分均是第三部分“友谊对人生是何等
重要”的原因。文中大量使用了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如“由此可以看出”“由此可见”“正因为如此”等,使文章语气贯通,内容衔接紧密,结构严谨。文中引证法、喻证法、例证法等多种论证方法的交叉使用,使文章说理透彻,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体会“随笔”的语言特。
2.学习作者运用引证、喻证、例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交叉使用的方法,使文章说理透彻,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3.认真阅读《培根随笔选》,学习培根这位伟大哲学家的思想。
教学设计
培根的随笔很有特,可以通过熟读来体味立意之深刻,磅礴大气,充满睿智,语言亦简约隽永。在
理解课文内容、意义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编写本文的结构提纲,进而理清文脉,把握文章内容,深入理解本文运用喻证法、引证法、例证法等多种论证方法的作用,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性。然后进行拓展性训练,用比喻句或因果论证写两组语言文字来赞叹“友谊”。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随笔这种文学样式。
2、了解培根随笔的两个特:世界书、简约体。
教学重点:
体会培根随笔那种居高临下的大气。
教学难点:
深入咀嚼格言警句的丰富内涵。
作业布置:完成课课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只有野兽或神灵才不需要友谊,你我不是野兽或不是神灵,自然怕孤独,自然需要友谊。道义互相砥砺,有过失互相规劝,这样的朋友为“畏友”,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危急关头,都能生死相依,这样的朋友可称密友;而以甜言蜜语来迎合人,以吃喝玩乐论交情的朋友是“昵友”;遇到利益相互争夺,遇灾祸就相互倾轧的人是“贼友”。
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新工具>>、<<新大西岛>>等。
youyi简介随笔
所谓随笔,是指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散文样式。它一般以借景抒情、夹叙夹议为特,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培根的随笔除了有一般随笔的特,更有一种高屋建瓴、充满哲理的大气。
培根随笔有两大特点:一是在立意上具有世界书的高度;二是在语言上有简约体和格言体的风格。
教读新课:
1、研讨课文内容
(1)、把握课文的中心论点。
(2)、本文的论证思路。
(3)、全文的论证手法。
讨论明确:
(1)中心论点是“友谊对人生是不可缺少的”。
(2)作者从各个角度,分层论述。
首先,友谊对人是一种情感上的需要。如果你把快乐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其次,友谊可增进人的智慧。朋友的忠告可以使你少犯错误,朋友间的交流又可使你增长见识。朋友的忠告有利于使人的心灵健全,朋友的忠告有利于使人的事业进步。这一层意思一般人可能一下子意
识不到,所以放在第二层。
再次,友谊还可帮你做一些你无法做到的事情。朋友不仅仅是第二个我,他可以承担你未做完的事业,好朋友可以使你获得第二次生命。这是从一个的生命延伸的角度谈友谊的,使友谊的重要性又增加了一层。作为好朋友还可以全然不计较自己的情颜面实事求是地帮你出面主持公道。
(3)全文的论证手法。
在论证友谊对人是一种情感上的需要时,作者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所以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士所要寻的那种点金石,它既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化金。这个比喻论证,论证友谊的神奇作用。
在论证友谊可增进人的智慧时,作者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有人曾对波斯王说:“思想是卷着的绣毯,而语言则是打开的绣毯。”证明与人交谈,可以启迪人的智慧,让人的智慧外
露,让人的思想显现。作者还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锐利。这个比喻论证讨论可激起人思想的火花,让人智慧闪现。
所以,正如圣雅各说的“虽然照了镜子,却看不清自己的嘴脸”。这个引用证明了人类自身存在的人性不足,人类不容易认识自我,看别人都看得很清楚,但看自己却看得模糊。作者使用了举例论证的引方
法。比如你有病求医,一位医生虽会治这种病却不了解你的身体情况,结果服了他的药这种病虽然好了,却可以从另外的方面损害你的健康,虽然治了病也伤了人。用来证明,最可靠的忠告,也还是只能来自最了解你事业情况的友人。
2、培根随笔的特点
(1)世界书。培根的随笔不是为一国而作,乃是为而作;不是为一个时代,而是为了一切时代。培根随笔一是充满智慧,二是在说理中有着一种很强的逻辑说服力量。
(2)简约。格言警句、广征博引。
拓展积累
友谊名言
1、先人而后己。——《礼记》
2、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交者,体衰而爱渝。
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4、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后汉书·宋弘传》
5、居必择乡,游必择士。——《荀子》
6、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韩诗外传》
7、好正道则正人至,好邪道则邪人至。——程颢
8、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英莎士比亚
9、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并不容易;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马克思
10、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半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个忧愁。——培根
11、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西塞图
12、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得,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变与之化矣。——孔子
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14、友正直者日益,友邪柔者日损。——《薛之情公读书录·交友》
15、顺利时结交朋友,逆境中考验朋友。——拉丁谚语
1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17、信任一位虚伪的朋友,增加一个敌对的证人。——西班牙谚语
18、背后说我好话的才是朋友。
19、友谊就是栖于两个身体中的同一灵魂。——亚里士多德
20、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们彼此交换着生命。——罗曼·罗兰
21、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会永远记得。
友谊经典事例
1、高山流水:春秋时期有位出的音乐家伯牙。他精于弹琴,据说他弹琴连吃草的马也会抬头倾听。
而当时最懂伯牙琴技之妙的,莫过于钟子期。伯牙用琴表现高山情怀,钟子期听后说:“善哉,峨嵋兮若泰山。”用琴声表现流水的情调时他听后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钟子期因病逝世,伯牙就悲痛欲绝的摔破了琴,扯断了弦,发誓终生不再弹琴。
2、管鲍之交:春秋时,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是好朋友,但是两人各事其主。后鲍叔牙侍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