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骨干教师研讨课
课题:《紫竹调》
课时:一教时
年级:五年级
【教材分析】
《紫竹调》是广泛传播于吴语区(苏南、上海、浙江大部、皖南等)的传统小调歌曲,其源头能够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歌。经过历代艺人的传唱和修改,各地的《紫竹调》都加入了自己的地方特,在音节的处理上有所不同。但其词其曲,皆有浓厚的吴风。
教材上的《紫竹调》是地区的民歌小曲、爱情小调,也是上海地方戏沪剧与滑稽戏的基本曲牌、常用曲调。《紫竹调》轻松活泼,婉转流畅,不但悦耳动听,而且歌唱性强,所以一直是上海人不同时期的“流行音乐”。从街头巷闾传唱的的情歌,到东方歌舞团演员朱明瑛唱红大江南北的沪剧《罗汉钱》里著名的《紫竹调》,该曲一直在上海这个城市的上空飘荡。
《紫竹调》的曲调健康向上,形式灵活多变,内容生动大气,极具上海特、申城风格。早在20年前,
《紫竹调》就在美国灌成了唱片,与《二泉映月》和《春江花月夜》等一起,成为最早流行美国的中国乐曲。前些年,苏格兰的交响乐团曾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演奏过《紫竹调》;2006年春节,上海沪剧院的茅善玉也在维也纳金大厅唱响了“紫竹调”,这样的交流很有意思。民族的音乐一旦与普遍的审美标准相融合,就会成为具有世界性的文化需求。“申博”成功后,上海的一些著名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纷纷谋求将《紫竹调》确立为上海的音乐形象。
《紫竹调》旋律优美婉转而亲切,属“起、承、转、合”变化六句体结构。调式变化丰富,前四句为宫调式,后两句为羽调式。紫竹调较早就被吸纳为江南地方戏曲、曲艺的曲牌。沪剧《罗汉钱·燕燕作媒》中的曲调即是“紫竹调”。根据“紫竹调”改编的同名民乐合奏曲,已成为江南丝竹中的名曲之一。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演唱《紫竹调》,初步感受优雅,委婉的江南音乐的独特风格与韵味,领略江南丝竹的独特魅力,了解江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并能用抒情优美的情绪来演唱歌曲《紫竹调》。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乐曲、歌曲《紫竹调》,能跟着音乐哼唱乐曲的旋律,通过民乐和歌曲的对比,了解器乐曲与歌曲的相同点与不同处。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紫竹调”和江南丝竹、沪剧及其它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关系,知道民乐中的四大件。
拓展目标:;通过听一听,猜一猜活动,促进学生接触更多的民歌、民乐,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体验江南地区音乐在旋律、节奏方面的独特风格与特点。【教学难点】
感受到歌曲《紫竹调》和乐曲《紫竹调》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导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所以民间音乐非常的丰富。这节课老师要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我们上海的地方音乐。有同学可能会感到奇怪,怎么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新兴大都市,难道还有自己的地方音乐?是的,不信你先听一听,我们再来讨论。
2、欣赏由江苏民歌《紫竹调》改变的民乐曲《紫竹调》(初听民乐合奏曲《紫竹调》(3分26秒)
(1)你在这首乐曲中听到了哪些乐器?
(2)这首乐曲的情绪特点是什么?
3、跟着老师的钢琴哼唱乐曲旋律。
这首乐曲的旋律特点是什么?
4、讨论、思考、交流(在边交流中边对照分段复听)
(3)这首乐曲一共演奏了几遍?各是以什么演奏方式演奏的?
通过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和组与组的交流后分段复听证实最接近、最贴切的感受。老师汇总、点题、小结。
5、学唱民歌《紫竹调》
民歌《紫竹调》是民乐《紫竹调》的源头,最早的民歌来之于人们生活的传唱之中。
6、比较民乐《紫竹调》和民歌《紫竹调》主要有哪些相同处和不同处?
(器乐加花,节奏密与疏的不同)
二、拓展
1、欣赏《紫竹调》的各种不同演绎形式
(1)沪剧版紫竹调《罗汉钱·燕燕做媒》(选段)
沪剧很早就就把《紫竹调》吸收为自己的曲牌,并成为了沪剧中重要的曲牌。上海沪剧院的茅善玉在2006年在维也纳金大厅唱响了《紫竹调》。
(2)现代民乐版《紫竹调》
《紫竹调》已成为江南丝竹中的名曲之一。
(3)重唱版《紫竹调》
“申博”成功后,上海的一些著名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纷纷谋求将《紫竹调》确立为上海的音乐形象,如果这一行动获得成功,《紫竹调》的传唱一定会更广泛。
2、听一听、猜一猜
听六首民歌,分别说出他们是哪个省区或地方的民歌。
①茉莉花(江苏)
②沂蒙山小调(山东)
③浏阳河(湖南)
春江花月夜教案④龙船调(湖北)
⑤绣荷包(云南)
⑥花儿与少年(青海)
⑦喜洋洋(广东)
⑧爱拼才会赢(闽南)
三、小结
只有民族的音乐才是世界的音乐,才是最有生命力的音乐。(柴可夫斯基-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