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品味文句、感受意象、想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让学生掌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首先师生共同探究,悟得方法,然后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整合。注重朗诵,充分发挥选修课的功能,让课内课外结合,课堂和考试衔接,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教学目标】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本诗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掌握鉴赏写景抒情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预习】熟读并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学术界有极高的评价。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先生更是赞美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为什么她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赏析。
  二、因声求气,读出诗韵
  1.一读,自由诵读,结合诗歌注释正音通意,整体感知诗歌。
  2.二读,把握语速,停顿。
  3.三读,注意语气语调,读出味道。
  (通过反复诵读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诗歌语言节奏,使自己的心灵沉浸在诗歌的艺术境界。)
  三、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一)整体把握
  问题:题目春江花月夜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哪一个意象是全诗的中心意象?
  明确:月统领所有景,月贯穿全诗,整首诗围绕着月的变化过程展开,由月生写到月落,描绘了一幅幅月下风景变幻图。
  (二)品读悟法
  下面让我们循着月光走进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先一起来品味前四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问题①:这几句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情思。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诗人选取春江春潮明月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春江潮涨、江海相连、月潮共生、波光与月光交相辉映,处处春江处处月的雄浑开阔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问题②生换成升好不好?共为什么用得好?
  讨论明确:生,赋予了明月和潮水蓬勃的生命力。着一生字,境界全出。共写出了春江、明月共同生长、相伴相携的情态。
  小结:同学们在鉴赏写景抒情类诗歌时,要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到诗人的时空情境中,看诗人所见,想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要学会抓住诗歌中选取的意象特点,通过品味文句、感受意象、想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自主赏析,展示交流
  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以上的鉴赏思路,分小组赏析诗中的内容。(把后面的内容分成5部分,一个小组赏析一部分。)
  1.要求(投影)
  ①抓住意象,从画面特点、意境氛围和思想情感等角度进行赏析。
  ②注意品味炼得妙的字,独特的意象等。
  合作探究,每小组推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修改补充。(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完成鉴赏任务。)
  2.展示与交流
  ①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选取了江流明月花林流霜白沙等意象,描写了月光的清辉洒在鲜花、树林上,就像雪珠一样洁白晶莹,闪烁发光,银的天地清丽、空明、宁静的春江花月夜的美丽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赞美。
  花林流霜白沙等意象都是为了衬托月亮的皎洁,月光把整个世界都照亮了。
  小结:诗人像一个丹青妙手,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春江花月夜朦胧空灵的水墨画,营造了一个月照江天,天地一派清明澄澈的美妙境界。(景)
  ②江天一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天一,澄静明净,浩瀚无边,孤独的诗人站在这一轮孤月之下,不禁情思翩翩,望月发问:是谁最先在这江畔看见明月?月亮又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的呢?人生代代绵延
无已,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宇宙永恒,明月常照,对于个体而言,生命如此短暂。
  待拟人手法,富有人情味。移情与物,写江月待人,实际上是写月下的人在等待。引到下一个画面。
  小结:这部分由写景转向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以明月常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富有哲理。(理)
  ③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通过白云清枫浦等意象,营造出幽远空寂的意境,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诗人由远去的白云,想到扁舟离家的游子。一句写游子,一句写思妇,同一种离愁别绪,从两方面落笔,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
  白云飘忽,象征了游子的行踪不定。一片写出游子的孤寂。
  谁家与何处是互文见义,由一家一处联想到人间千万家的离愁别恨。
  青枫浦上,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和《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隐含感伤离别之意。
  ④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
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那美好的月光似乎有意和思妇作伴,总在她的闺楼上徘徊着不肯离去。照在她的梳妆台上,照在门帘上,卷也卷不去;照在捣衣砧上,拂了却又来。她是那样的依人,却又那样的恼人,使思妇无法忘记在这同一轮明月之下的远方亲人,这种愁思无法排遣。想要随着月光向爱人飞去,却又不能实现。鸿雁不停地飞翔,飞不出无边月光;鱼龙在水中跳跃,也只能泛起一层层波纹,天长海阔,难通音讯啊!只能共望明月,互相思念。通过月徘徊卷不去拂还来逐等动作描写,表现了思妇的相思、哀怨之情。  徘徊,拟人化的手法,既写出了月光的不忍离去,也写出了人的孤枕难眠。其实是化用了曹植的《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卷不去拂还来,月光无处不在,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思妇的愁思无法排遣。李清照:剪不断,理还乱;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逐用得好,写出了思妇思念之深。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鸿雁典故出自《苏武传》雁足传书的故事,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鱼龙典故出自《国史补》:旧言春水时至,鱼登龙门,有化龙者。鱼龙是善于游水的神鱼。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指书信。南朝梁人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也写到这两个意象。鸿雁和鱼龙指信使。
  ⑤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花落了,春去了;月落了,夜更深了。游子思妇,一在北方的碣石一在南方的潇湘,地北天南,道路绵长,相隔天涯,相聚无期啊!只有那落月的余晖,带着人间的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木。
  用落花、流水、残月、海雾等意象,营造了惨败黯淡凄清的氛围,烘托游子的思归的孤寂、惆怅、凄苦之情。
  四、涵咏深思,悟出诗味
  1.全诗赞颂自然美景,讴歌真挚爱情,思考宇宙人生,诗情画意,儿女情长与人生感叹浑然一体,景情理水融。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发现和感悟?(总结上一个环节并引入对艺术手法方面的赏析探究。)
春江花月夜教案  ①语言优美典雅。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大量的修辞如比喻、拟人等。
  ②对仗工整,韵律婉转。四句一韵,九次换韵。如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等。
  ③意象丰富,意境优美。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④联想想象,虚实相生等。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吟诵、美读。
  五、作业
  把《春江花月夜》改写成一篇散文。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21]GHB098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