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秉承大会展的理念,符合学校办学宗旨,满足社会需求,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具有国际视野,并按照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基本框架和项目驱动型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熟悉国内外会展业发展规律和大会展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主要知识,了解会展及各类活动策划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会展或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活动策划与组织、企业经营管理或科学研究的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规格
1.会展业业务遍布海内外,要求学生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会展业产业链长,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必备的研究方法,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
3.会展业涉及经济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求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现象和问题,表达个人见解。
4.会展业社会带动效应强烈,需要学生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对本专业领域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
5.会展业的科技含量高,需要学生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恰当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
6.会展业在招展、营销、现场管理等环节中,都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方式与同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7.会展活动的开展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需要学生培养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的能力,协作共事,并作为成员或领导者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8.会展业在全球间促进贸易发展,要求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能了解国际动态,关注全球性问题,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9.会展业是新产品新技术等的展示平台,更需要学生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
二、学制
本专业的标准学制为 4 年,有效学习年限为6 学年。
三、学分要求
本专业总学时数为 2304,总学分数为 160,其中专业主干课程为 30 学分。
四、专业培养模式及特点
本专业是大类招生,分流前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主,但有班导师的提前教育介入。在通识教育课程之后,本专业的课程结构由四大板块构成:大类平台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实践类课程。
1.大类平台课程:主要是在工商管理学科背景下,按照旅游大类教育体系进行的课程教学,有 6 门课程:管理学原理、旅游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会计学原理。
2.专业主干课程:本专业主干课程有 10 门主干课程组成,是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必修
课程,也是彰显本专业和行业特征的课程,主要有 10 门课程:会展概论、项目管理、服务管理、会展
营销、会展危机管理、场馆运营与管理、活动管理原理、方法与实践、展览会策划与管理、会议策划与管理、节事策划与组织。
3.专业拓展课程:主要是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各个领域的应用专业、应用方向,拓展学生的旅游专业应用领域。主要课程有: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特展与案例分析、博物馆解说、博物馆教育活动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数据分析、婚庆策划与管理、体育赛事与策划管理、创意产业导论、财务管理学、会展职业规划、统计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调研与预测、交流学、产业经济学、研究导论、展示设计与搭建、奖励旅游策划与管理、公司活动管理、会展赞助、会展危机管理、参展实务、会展业经典案例研究、会展业热点问题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会展英语、会展文案写作、会展法规、城市会展业发展战略、旅游纪念品创意与设计、新兴旅游产业问题研究、会展礼仪、城市会展业发展战略、组织行为学。
4.实践类课程:由于本专业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同时本专业有涉及学生到行业中的实际应用以及现场操作与管理等职业要素,由此本专业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设置,在大二、三年级安排感知体验实习、校园综合实践、区域会展业考察,大四学年进行毕业实习,同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5.国际化办学情况:本专业与海外多所院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鼓励学生赴海外学习、交流。
五、毕业与获得学位的条件
参见《学生手册》(2020 年版)中“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及“关于学士学位授予的规定”。
六、课程结构及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