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要求 | 3.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
教学 课时 | 两课时。 |
1.认识“捡、旧”等11个生字,读准“挣、几”等4个多音字爸爸的好大儿是什么梗,会写“柴、旧”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4个词语。
2.能说出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
3.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课件。
一 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世界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吗?你们知道安徒生是哪国人吗?他都写过什么作品呢?你们又听过他的哪些故事呢?(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安徒生笔下的一篇名作《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题目:卖火柴的小女孩)
2.作者简介。(出示课件2)
安徒生(1805—1875),丹麦童话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160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揭露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二 识字写字
1.识记生字。(出示课件3)
捡 旧 饿 卷 挣 几 燃 焰
蜡 烛 富 晃 划 喷 强
识记多音字:“挣”在“挣钱”“挣脱”等词语中读“zhènɡ”,在“挣扎”中读“zhēnɡ”;“几”在“几乎”中读“jī”,在“几个人”中读“jǐ”;“晃”在“明晃晃”“晃眼”等词语中读“huǎnɡ”,在“摇晃”“晃动”等词语中读“huànɡ”;“喷”在“喷香”中读“pèn”,在“喷射”“香喷喷”等词语中读“pēn”。
2.指导书写。(出示课件4)
柴 旧 裙 怜 饿 蜡
烛 伸 忽 板 富 颗 奶
“旧、裙、怜、饿、蜡、烛、伸、板、奶”都是左右结构,应写得左窄右宽。
“柴、忽、富”等是上下结构,书写时上下部分的中心对正,宽窄协调。
三 理解内容,体会想象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入情入境地听,真正地走进故事,了解故事梗概)
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在教师的引导下,标画出相关词句,回答相关问题,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作者是怎样描述小女孩卖火柴的情形的?说明了什么?(画出相关的词句:“冷极了”“下着雪”“快黑了”“一年的最后一夜”“赤着脚”“又冷又饿”“哆哆嗦嗦”“蜷着”“缩成一团”)
学生:小女孩在这样寒冷的一年的最后一夜里光着脚卖火柴,说明小女孩的生活很痛苦、很悲惨。
教师:一年的最后一夜本应该是孩子与父母团圆、欢聚的幸福时刻,卖火柴的小女孩却在此时流浪街头,叫卖火柴。这说明小女孩的生活境遇非常悲苦。
(2)小女孩“没注意”什么?她“忘不了”什么?为什么?
学生:小女孩“没注意”的是她美丽的金发,她“忘不了”的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因为饥饿与寒冷使小女孩顾不上自己的美丽,因此她更需要的是温暖与食物,从而突出了小女孩生活的悲苦。
教师:在这样一个本应幸福温暖的夜晚,小女孩走在又冷又黑的街上叫卖火柴,要为家里挣一点儿钱,维持生活。这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呀!她眼巴巴地看着有钱人家窗户里透出的灯光,无可奈何地闻着街上飘着的烤鹅香味。这段描写流露出作者对小女孩深深的同情。
(3)小女孩共擦燃了几次火柴?为什么小女孩一次又一次擦燃了火柴?
(4)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她看到了什么?之后的结果如何?擦燃火柴后出现的幻象表达了小女孩怎样的愿望?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学生:因为“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她燃亮了火柴,感觉“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但是,美妙的幻象很快就因为火柴的熄灭而消失了。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冰天雪
地的大街上,已经走了一天了,她这时候非常渴望得到温暖,所以小女孩才在幻象中看到大火炉。从作者的描述中,我可以体会到小女孩在幻象中的满足与欢乐,同时又与残酷的现实作了鲜明的对照。
(5)小女孩后四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出示课件5)
第二次:喷香的烤鹅。(得到食物)
第三次:美丽的圣诞树。(感受节日的幸福)
第四次:慈祥的奶奶。(得到家人的疼爱)
第五次:和奶奶一起飞走了。(生活在光明和快乐中)
学生:不能,这只是小女孩死前的一种美好的幻觉。在当时黑暗的社会中,小女孩感受到的只有饥饿与寒冷,没有欢乐和温暖,最后冻死在街头。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的不公平。
教师:虽然小女孩一次次地擦燃火柴,可是火柴却一次次地熄灭了。她的眼前没有火炉,只有寒冷;没有烤鹅,只有饥饿;没有圣诞树,只有寂寞;没有奶奶,只有孤独;没有得到解脱,只有面临死亡。小女孩用死亡摆脱了寒冷,摆脱了饥饿,摆脱了痛苦!这更突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7)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这篇童话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一年的最后一夜里因饥寒交迫而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作者通过用美妙的幻象与残酷的现实生活作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控诉了当时的丹麦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合理性,揭露了专制社会的罪恶,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和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3.再读课文,弄清脉络。(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故事的情节内容,弄清文章的脉络结构)
(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全文以火柴为线索,先叙述了一年的最后一夜的街头又黑又冷,天下着雪,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因卖不掉火柴不敢回家;然后写小女孩为了让自己暖和一些,五次擦燃火柴,并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写小女孩捏着烧过的火柴梗冻死在街头。
(2)按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全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出示课件6)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小女孩的处境: 一年的最后一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赤着脚走在街上,因卖不掉火柴而不敢回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