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美文化差异
【篇一:浅析中美文化差异】
2017 年第 2 期 周刊(下转第 69 页)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但是由于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差异, 而文化差异正是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主要障碍, 人们对于这些差异的了解甚少或仅有一些成见,因此文化冲突在所难免。
中美两国作为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 了解中美文化差异体现在哪些主要方面及差异背后的原因,是促进中美间跨文化交际顺利、有效进行的助推器。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美国是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家,其主导文化为欧洲文化。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美两国文化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一、美国文化的特点文化开放、文化包容、文化进取是美国文化的三大特征,也是美国文化的优势。
美国文化的开放性,有利于美国现代化的推进;美国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美国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美国文化的丰富多彩;美国文化的进取性,有利于美国人民战胜困难不断追求美好的生活。
中美文化差异总之,美国文化的优势是美国发展的动力。(一)美国文化开放的基本形式。1. 通过人员流动而实现的文化交流。2. 报刊、印刷品和音像制品是进行文化交流的最普遍形式。3. 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实现文化开放的基本方式。4. 计算机网络、卫星通信系统、电话的广泛运用,正成为文化开放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形式。(二)美国文化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1. 各种政治思想可以在美国存在。2. 美国容纳了各国文化之精华,且各种文化互相渗透、彼此交融。
在美国,常见的有欧洲文化、亚洲文化、拉美文化、非洲文化、印第安文化等。3. 美国文化具有宽容兼纳的一面,美国的宗教和难民政策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三)美国文化进取性的特征。1. 美国人敢于探险,体现为对地理考察、对企业的风险投资。2. 美国人对权利和优越的追求,体现为美国人对公民权利及美国梦的追求。二、美国文化模式美国文化是建立在 个人自由 和 人人平等 的基础上的,平等的概念贯穿美国的各种社会关系。
美国人的平等观念以人性为基础, 强调每个人生来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weare all human , after all. 在美国, 平等 是指机会平等,即所有人在生活中有同样的机会,无论其肤、性别、国籍来源和宗教信仰如何,而不是在处境方面人人一样。
在《独立宣言》中,杰斐逊提出要维护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模式的主要内容, 这里的个人主义不是利己主义, 美国人的个体观念根植于英国哲学家洛克为代表的哲学传统。
个人主义在西方人那里是一个美丽的字眼。
个人主义 作为一种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强调个人独立性、创造性,强调个人自由发展,不受或少受社会、政治和宗教势力的限制。个人主义使美国人习惯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 独立地求生存、求发展,而不依赖他人。跨文化交流学者拉里 a 萨姆瓦说: 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是至高无上的,个人主义是首要的和肯定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在美国可能是主导一切的。
中国人看重的是体意识,注重整体价值。
个人应为社会做贡献,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
孔子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一直以来,中国人都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做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三、中国人对美国的误解(一)中国人认为美国种族歧视严重,是一个充满歧视的国家。确实,美国曾经有过黑奴及种族歧视的历史,这是美国历史上的耻辱。
但是,这也是美国人的荣耀所在,因为美国人通过自己百年奋斗不但解决了黑奴问题, 而且基本上解决了种族歧视,以及其他各种歧视的问题。在美国, 歧视是十分敏感的话题, 而且是非常严重的罪行。
在美国求职招聘,不能过问性别、不能过问年龄、不能过问籍贯、不能过问家庭情况(包括是否已婚,是否有孩子),更不可把肤、种族、民族条件作为招聘的条件。
否则,就有歧视嫌疑,除非你能够说明这份工作非某类人做不可,否则就要被告上法庭,
以涉嫌歧视罪被起诉。(二)美国的教育收费很高,穷人的孩子读不起。谈起美国的教育,许多中国人的误解也很深。
其实,美国教育是很公平的, 教育机会均等这一条做得非常到位。
在美国,严格执行 k-12 义务教育制度,即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美国均执行免费的义务教育。
学生不用交学费, 也不收其他费用。无论什么孩子,只要在美国,都可以就近入学。大学虽然收费,但是,并不会因此导致有才能而无经济能力辍学的现象发生。
因为美国有四万多个基金会,还有许多大型公司企业,他们会提前在这些大学里物那些有才能而家庭贫穷的学生给予资助。
所以,在美国凡是被录取的学生,都是有办法读完书的。(三)美国人不重视家庭。美国人的家庭成员之间消费常常使用 aa 制,孩子一到成年就与父母无关,父母老了孩子也无赡养义务,这对事事讲究孝的中国人来说,实在是无法接受的。
因此,给中国人造成美国人的家庭冷酷无情的误解。其实美国人是很重视家庭的,美国人的家庭观念非常强,他们下班后和周末的时间都是属于家庭的,所有节日都是一家人安静地聚在一起。在中国,因为赚钱和工作两地分居的人家不少,即使家在一地也可能为了工作夜以继日,把物质的东西看得超过一切,错过妻子生孩子、耽误给孩子看病、不能给老人送终等。白岩松在他的《你想象的美国其实是中国》一文中,一语道破了一个很多国人不愿面对的现实: 提到美国,也许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生活论 美 国 文 化 的 特 点 及 中 美 文 化 差 异(江苏省行政学院 文化学与文化建设教研部,江苏 南京 210009 )许爱梅摘 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文化的三大特点及优势:文化开放、文化包容和文化进取,以及美国的文化模式,指出了平等观念和个人主义在美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指出中国人对美国的几个误解来阐述中美文化的差异。关键词: 文化开放 文化包容 文化进取 平等 个人主义○ 文化艺术研究23万方数据2017 年第 2 期 周刊节奏快,都市霓虹灯闪烁,酒吧餐馆。
人们尔虞我诈钩心斗角,人情冷漠,家庭观念不强,性方面非常开放,各种消费欲望极强,
钱才是上帝。
到了美国你会发现,以上描述基本符合如今中国的状况,与美国关系不算太大。
综上所述, 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总是要求参与交际的双方相互间对自己的视野加以调节和改变。
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化视角的多样性是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条件。
因此,从多角度比较分析中美文化差异可以因对他方文化有深入了解而做到既不 全盘西化 又不固守己方文化而完全拒绝他方文化, 使人们在交往中正确应对、 处理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冲突,从而促进不同文化(特别是中美文化)间的相互交流与和谐改变。参考文献:〔 1 〕李其荣 . 美国文化解读:美国文化的多样性 . 济南出版社, 2005.〔 2 〕〔美〕卢瑟 s 路德克 . 构建美国:美国的社会与文化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3 〕饶纪红 .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 江西社会科学, 2005 , 4.〔 4 〕任玲玲 . 浅析中美文化差异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 , 6.学生 c 做的速度和学生 b 差不多,遇到会做的题目时,思维就比较集中,一道题目接着一道题目做下去,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时,拿着笔在那里转笔,
过一会又捏一捏笔尖,然后咬咬自己的手指甲。学生 d 做得最慢,一开始就趴在桌子上,看东看西,当教师示意她快点做的时候, 她在那里说: 老师, 我不会做, 太难了。
之后,她嘴巴一嘟,假装在那里做,但是很少动笔,有了答案以后才动笔,有的时候就玩玩手指,翻翻铅笔盒,在那里挖橡皮擦。三、学生 懂而不会 现象的测试分析批完学生的测试卷后,针对学生错误情况与学生交谈,当问学生: 上课的内容你听懂了吗? 学生都回答: 听懂了。
当问: 那为什么做错呢? 学生说的意思大体是: 我也不知道,明明听懂了,可是做得时候没注意,想不到。
四个学生的测试结果是:a 学生是做得最好的,只有在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该学生填成了垂点,这是对书本上单纯的记忆性文字定义混淆了。
但该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第四大题还是不会做, 说明该学生的认知只达到 听懂但不会解决生活问题 的阶段。b 学生做得较 a 学生差一些,只是在第二大题的第三小题中风筝线的交
叉情况,认为是垂直了,证明对垂直的概念不是特别清楚, 学生 b 第三大题的第二小题还有第四大题都不会做,表明学生的认知只达到 听懂但不会应用 的阶段。学生 c 则错得相对比较多,第一大题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该学生也填成了垂点,第二大题的第三小题,判断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错误得比较多的第三大题,也不能从一个图中把既有平行又有垂直的完整。
第三大题的第二小题和第四大题不会做,表明学生的认知只到了 听懂,但变式题不会做 的阶段。学生 d 做得最差,表明学生的 听懂 是假的,根本是 不懂装懂 。四、 懂而不会 现象几个层次的具体表现综上所述,总结出 听懂却不会 现象几个层次学生的表现有:(一)不懂装懂。
不懂装懂 的学生在课堂上眼神迷离,课堂上时不时看一下教师,呈现心虚的状态,或者干脆自己干自己的,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动作或者说话之中,当教师问 懂了吗 的时候,学生下意识地点头;做题目时,学生无从下手,木木地扫着一道一道题目,长久不见动笔,后来干脆做小动作,左顾右看或者趴在桌子上。(二)听懂,但变式题不会做。
听懂,但变式题不会做 的学生,课堂上听课时而做做小动作、分分心,又听进去部分内容,
对课堂重难点没有完全理解,如 互相 、 在同一平面内 等概念。
因而只会做与上课讲过的差不多的题目不能拓展。
这类学生时常的表现是做题速度比较慢,并且答案模棱两可,做题时常常感觉好像会做,又好像不会,有点思路,又做不下去,因而学生做题目时小动作比较多,速度较慢,正确率不是很高。(三)听懂但应用题不会做。
听懂但应用题不会做 的学生上课比较认真,能初步理解课堂重难点,但是不能很好地应用,该学生时常的表现是能比较顺利地做基础的题目, 但面对稍有难度的题目时则需要时间思考,做题的速度中上水平,思维容易受限,不能很好地发散,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四)听懂但不会解决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