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家庭教养方式,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实践形
式,它可以使下层阶层儿童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获得阶层流动的机会,促进阶层的再生产。但也有研究指出,教育只在固定阶层内产生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阶层固化。该文将从文化资本、教育实践两个维度分析家庭阶层与教养方式的内在关系。与拉鲁《不平等的童年》中的美国社会相比,中国社会不同阶层在这两方面的具体实践有很大差异,这可能与儒家传统文化有关,也与中国的代际传承和教育制度有关。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阶层差异;拉鲁框架
Classes and Differences in Family Parenting Styles in Chi⁃na:Based on the Lareau Framework //MIAO Yueqi Abstract Family parenting styles have different forms of prac‐tic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lasses.They can enable lower-class children to obtain opportunities for class mobility through good family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reproduction of classes.However,some studies have pointed out that education only has an effect within a fixed class,and has even caused class con‐solid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class and parenting style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cultural capital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Compared with the American society in Lareau’s“Unequal Childhoods”,the specific practices of different classes of Chi‐nese society in these tw
o aspects are very different.This may be related to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but also to the in‐tergenerational inheritance and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Key words family parenting styles;class difference;Lareau Framework
近年来,反映家庭教育的作品层出不穷,许多人开始反思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子女成年以后性格或行为方式的负面影响。实际上,家庭教养方式作为社会流动的微观机制之一,社会学领域也对其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在我国的阶层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中,学者主要专注于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产生的影响,主要从人格发展和学业成就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其中,心理学研究成果较为突出。
在国际学术界,拉鲁提出了“协作培养”和“自然成长”
模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拉鲁的《不平等的童年》讲述的美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究竟有多大的差距,这两种模式是否完全符合我国的现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从拉鲁的理论出发,探究家庭教养方式的阶层差异分化,分析中美两国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并探讨其中的原因。
1拉鲁理论的相关研究
历时13年,拉鲁对88个家庭进行了访谈,并选取12个家庭进行长期田野调查,《不平等的童年》一书才全部完稿。在这本书中,她系统地论述了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阶层的关系。她介绍了美国中产阶层中美文化差异
和工人阶层的家长是如何利用文化资本的代际传承使儿童获得不同的教育资源,这种文化资本又是如何使儿童获得更加适应学校和社会的能力,而在这种过程中是如何体现出一种潜在的不平等的。
拉鲁将中产阶层的家庭教养方式称为“协作培养”,在这种模式下,家长更加重视与儿童进行平等的交流,从而提升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与学校的交流,并积极干预学校教育,使其更加有利于儿童自身成长;精心组织安排儿童的课外生活。工人阶层则大多采用“自然成长”的教育模式,他们将儿童严格与大人进行区分,善于运用指令性语言管教儿童;不对儿童的课余生活进行过多干涉,也不限制他们与朋友玩耍;将教育视为学校的责任,在与教育机构的沟通中又充满自卑和不信任。[1]
2文化资本和教育实践
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的提出,对于我们分析教育与阶层不平等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作用。文化资本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在家庭教养中由三个方面组成:技能、习惯和知识,表现为实物文化资本、制度文化资本、身体文化资本。[2]他认为,因社会地位而拥有特权的人在很多方面占优势,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文化经历本身有内在的价值。
拉鲁在文中将教育实践大体分为三个维度进行分析:课外生活的组织、亲子互动、家庭和教育机构的互动。在课外生活的组织方面,如协作培养模式下,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视课外活动的组织和规划,具有高效率的时间管理。而“自然成长”模式下,因为资源有限,家长更倾向于把
精力投入保障孩子安全、强化纪律,因此要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孩子的行为。在亲子互动方面,采用“协作培养”模式的家长不使用基于家庭地位的权威力,而更愿意
中国阶层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
——以拉鲁框架为依据
苗悦琪
(青岛大学
山东·青岛
266071)
中图分类号:G40-052.4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ki.kjwhb.2021.03.011
作者简介:苗悦琪(1995—),女,汉族,陕西子洲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
2021年第8期总第524期
No.8,2021Sum
No.524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31
对孩子使用更人性化的商讨性的交流方式。而“自然成长”模式下的父母与子女对话言语简单朴素,多用管教用语、指令和威胁。后果就是,他们没有发展出与中产阶层同样的语言技能,没有机会练习与成年人协商事务,没有人让他们总结或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家庭和教育机构互动方面,中产阶层的父母会代表孩子对组织机构进行干预,可以给自己带来双重收益,为孩子带来重要优势。工人阶层和贫困阶层的父母对校方通常是恭顺而不是苛求的,他们会尽力保持学校和家庭的分离状态,但是这种恭顺背后有抵制成分。
Kohn认为这种阶层不同的教养方式和父母的职业息息相关,由于中产阶层所从事的工作本身与文字符号密切相关,复杂性高、较具挑战性、自由发挥的机会多以及弹性大。相对而言,劳动阶层所从事的工作,往往是重复、较单一化的工作,又受到严密的监督,没有多少个人自由发挥的空间,因而倾向听话、服从的价值观。[3]
3拉鲁框架下中国家庭教养方式的阶层差异目前,学界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主要理论都属于“舶来品”,协作培养模式和自然成长模式也是根植于美国社会,事实上与中国有很大差距。
3.1专制型的亲子关系
中国自古以来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至今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家庭仍有巨大的影响。在这种观念影响下,父母更注重对子女的管教和行为规范的约束,亲子关系就更加趋于专制型。
而美国一直受到卢梭、杜威等教育家的影响,本身就具有较为民主的教育观,与中国的养儿防老思想不同的是,美国家庭将教养子女看作一项义务,子女成年后即可依法独立,因此不将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物品或附属品。
3.2家校互动的阶层差异
美国中产阶层家长会认为,自己有资格指出在他(她)看来,教师在教育孩子的失败之处,他们不担心学校对他们做什么,不把自己摆在脆弱的位置上。同时,家委会在学校管理中也有相当大的权利,而家委会的组成人员恰恰是社会的中上阶层。工人阶层则很少与学校机构进行沟通,他们直接听从教师的教导,也很少指出学校的不足之处,这与他们在阶层的劣势密切相关。
与美国的教育机构相比,中国学校可以说具有统治地位。中国家长不论阶层如何,都信奉“学而优则仕”,将教育视为提升社会地位的手段。家长通常会将学校和教师视为子女发展道路的助力,将学校和教师的指令奉为圭臬,即使对于某些观点会有不赞同,也往往不会向学校提出。有些家长甚至会用各种手段贿赂教师,以达到让教师对其子女多加关照的目的。
3.3家庭教养方式的代际传承
中国社会拥有与美国不同的家庭结构。美国主要以父母、子女两辈为主,而中国却有着四世同堂的传统,农村家庭尤为明显。沃伦和豪瑟就指出,在美国社会,祖代对孙代的社会流动并无显著影响。而在中国社会,高岚指出儿童2岁半前隔代抚养比例高达70%,祖代依旧可以通过习惯和家风的形式影响孙代。而美国家庭祖辈对父辈的家庭教养通常不会刻意关注,而父母也往往只在节假日才会带着孩子去看望父母。相对而言,祖代对孙代的影响明显小于中国。从隔代教养的原因来讲,中国由于自古以来的四世同堂观念
的影响,祖代普遍具有强烈的协助隔代教养儿童的意愿,而年轻夫妻也因为经济压力、工作压力等原因,愿意将孩子交给父母抚养;另一方面,农村中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这时祖代就成为他们唯一的生存支柱。而美国的情况与中国大不相同,他们的隔代教养往往是处于父母离异、死亡、入狱、再婚、贫穷等。除上述因素外,美国儿童接受隔代教养比较常见的还有父母或酗酒、虐待或忽视儿
童、罹患艾滋病或其他身心疾病、父母未成年等。此外,在中国,我们往往将祖代视为“受益者”,祖代在抚养孙代的过程中实现了人生价值的再创造,但在美国往往将孙代视为“受益者”,而祖代为牺牲者,这也与他们注重个人利益的文化传统有关。[4]
4总结与讨论
家庭教养方式的阶层差异一直是国际学界广泛关注的议题。近年来,它在中国社会学界也越发得到重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学者根据中国文化的特点,描述了中国家庭教养方式的阶层差异。但是,由于相关理论来源于国外,在不同的社会现实和话语体系下,很多照搬国外的研究并不符合中国的现状。这时就缺少相关的比较研究,不是单纯进行简单的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而是分析阶层差异对其影响的差异研究。
在进行研究时,往往采用量化研究,但这只能测量一两个维度,难以对教养方式的阶层差异进行整体的分析。家庭教养方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学界对此定论不一,但大体可分为信念、目标、风格和实践四个部分。已有的研究往往从一个维度出发,分析中国家庭教养方式与阶层差异的关系,将儒家文化作为分析的重点,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缺少系统性分析,也缺少信效度较高的研究。
此外,许多研究数据年代过早,是否符合现阶段社会现实仍值得考虑。21世纪的信息发展速度远远快于以往,“80后”甚至“90后”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00后”和“10后”的儿童思想也有巨
大的变化。一些在21世纪初获得的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
最后,对于中产阶层的定义,目前仍莫衷一是。简单地学习西方用资本划分阶层的方法,在中国并不完全适合。另外,新中产阶层的出现也是社会学最近广泛关注的热门课题。
参考文献
[1]安妮特•拉鲁.不平等的童年[M].张旭,译.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10.
[2]BOURDIEU P.The Forms of Capital[A]//RICHARD‐
SON J G.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M].New York:Green‐
wood Press,1986.
[3]KOHN M L.Class and conformity:A study in val‐
ues[M].Homewood,IL:Dorsey Press,1969.
[4]陈铭.中国与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若干比较[J].比较
教育研究,1996(2):48-50.
编辑
李金枝
教育管理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