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商务礼仪的行为差异
作者:王平 秦伟
来源:《中国学术研究》2013年第01期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中美之间的商务合作日趋紧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美的商务人员在世界观及价值观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商务礼仪行为也因此不同。本文拟在跨文化视角下,对中美两国的商务语言,商务非语言以及价值观方面的行为进行比较,以便更好的开展商务活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商务礼仪;行为差异
中美文化差异        商务礼仪是长期以来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不同国家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以及民族主义等的差异,商务礼仪也是既有其国际性,又有其民族性。以儒家、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就必然导致中西方商务礼仪千差万别。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文化冲突与文化障碍也随之增多。对于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来说,熟悉不同国家的礼仪,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跨文化视角下,中美商务礼仪的行为差异主要体现在商务语言,商务非语言以及价值观几个方面
        一、中美商务礼仪行为中商务语言的差异
        首先,词汇的意义不同。在语言的诸因素中词汇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尤其在词语的内涵方面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往往很大。因此,对于从事商务活动的人员来说,掌握英语词汇的含义,有利于避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在我国,龙总是用于好的意思。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龙是能幸运降雨的神异动物。在封建时代,龙作为皇帝的象征。汉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自称。然而,在美国,龙(dragon)通常代表罪恶、邪恶,令人感到恐怖,很早就被用来作为战争的旗帜。在英语中,说一个人有点像dragon是说此人飞扬跋扈令人讨厌。
        第二,见面语不同。汉语中有一些见面语是英语中少见的,因此常常引起西方人的误解。在汉语中可以直呼一个人的名字作为打招呼的一种方式,例如,商务人员可以这样相
互问候:“李总经理!”对方回答:“王总经理”;但是在英语中不能以称呼代替问候,如果在英语中有人这样打招呼:“Professor Wilson!”。Wilson教授会以为你有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