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
系别:经济管理系 专业: 2010应用英语专业
学号:1002105028指导老师:王晓敏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日趋融合,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很多人极力研究各种中外文化的差异,饮食文化也成了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研究部分,本文浅谈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从饮食观念,饮食结构,中美宴请差异,以及餐桌礼,仪四个方面入手,以便更好的了解中美饮食文化,可以避免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饮食文化和观念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增进双方的了解和沟通以及促进饮食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饮食差异;避免矛盾冲突:发展饮食行业:
目录:
6.结束语


1.前言
中美文化差异  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日趋融合,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饮食文化成了不得不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有时候,很好的了解外国商业伙伴的饮食文化可以很好且很有利的获得对方的经济上的合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这样的经济超级大国,很好的研究可以更好的获得以及加强与它的合作,也有助于国内饮食行业的发展与推广。
2. 饮食观念
2.1中国人的饮食观念
    中国人的饮食观念比较规律,一天三餐,早,中,晚餐。中国家庭都是聚餐制,大家都是聚一桌吃同一样的食物,与美国的分餐制相反分开会让中国人觉得不像一家子再吃饭,中国对吃特别注重,香,味,形,吃的健不健康就是另当别论了,并且中国人不喜欢吃生的东西,例如生菜,认为只要是生的吃了就会生病,中国人在吃上还有一个面子观,碰到节日或者宴请时,排场越大中国人就会越觉得有面子,中国人觉得动物的内脏很补,甚
至一些动物,如猪,鸭的血都拿来食用。
2.2美国人的饮食观念
    美国人做菜放盐少,只及中国人的一半。美国人对吃的本质认识很深,紧紧围绕着“身体健康”这一中心展开,实践着“科学性”是菜肴最高标准的原则美国人一般做菜不用味精。安全性作为菜肴的根本属性,一直以来是最受美国关注的。美国沿习了欧洲的分餐制,这比合餐制符合卫生要求美国人认为动物内脏无一例外地含高胆固醇,所以基本不食用。美国人喜欢吃一些生菜,认为无污染的生菜很有营养,美国人喜一日多餐,美国人节俭理念意识强,一般过节或者请客都比较简单。
2.2.1造成中美饮食观念差异的原因
美国以狩猎文明起步,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都从动物身上取料炼而制。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饮食结构肉食化,所有所谓“饮
食礼仪”就是附着在肉食文化基础上的。刀叉、聚餐,大量饮酒等等。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饮食文化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植物类菜品占主导地位。甚至很长时间内肉食都是稀缺的
3.饮食结构
3.1  中国日常饮食结构
 
中国人的饮食来源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地域的差异,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并不理想。饮食习惯中的“口味”与“嗜好”等问题决定了其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性与盲目性。只有真正了解食物的营养特点,并掌握补充营养的一定技巧,才能获得食物补益的理想效果。中国膳食结构是以植物性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食品多不作精细加工,粮食被视为主食,而“果”(水果、干果)“畜”(肉类)“菜”是副食而且主食的地位高于副食中国的饮食不仅有主副食之分,而且主食高贵,副食低贱(不是指价格,而是指地位),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中国人还非常重视豆类食品的保健功能,“可
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而“青菜、豆腐保平安”更成了中国人几千年来不断传承的因饮食“金科玉律”。中国的饮食餐具结构用的主要是筷子,中国用进餐的历史少说已有3000年历史,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母国。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价廉物美。筷子也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餐具。凡是使用过筷子者,不论华人或是老外,无不钦佩筷子的发明者。
3.2 美国日常饮食结构
  美国人的食谱通常是: 前餐,类似春卷一类的属于此类; 生菜和汤; 主食,牛肉、猪肉,鸡肉或鱼类海鲜,一般只选其一,然后配上面包,面条或米饭; 甜品、蛋糕,冰激淋或水果; 饮料,有各种烈性和软性饮料美国人的早餐有:炒或煮鸡蛋、香肠、油炸土豆片、薄煎饼、果子冻、烤面包、松饼、桔子汁以及咖啡等。美国人在吃午餐和吃晚餐之前,通常要喝点鸡尾酒,但在加利福尼亚州,人们大都喝葡萄酒。
    同时,在吃主食之前,一般都要吃一盘拉。炸蘑菇和炸洋葱圈可作为开胃食品,牛排、猪排和鸡(腿)为主食,龙虾、贝壳类动物以及各种鱼类,甚至包括淡水鱼被统称为海鲜。炸土豆条则是深受人们喜爱且几乎成了必不可少的食物。美国人的饮食餐具结构是刀,叉子,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