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ERAL ARTS FANS
2022年第18期教育教学3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腊八粥》一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腊八节吃腊八粥这一民俗,与本单元人文主题“民风民俗”一致,相关语文要素是分清课文的主次内容,体会作者详写、略写的用意,懂得抓住重点来体会课文中心思想。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而在实际的学习中,仍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才能够分清课文的主次。所以,教师应当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确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课时,不断探索语文教学新思路,落实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梳理脉络,分清课文主次内容
腊八粥主要内容
(一)品读:梳理课文
《腊八粥》是沈从文早年创作的小说,故事围绕八儿与腊八粥展开,彰显和睦、温馨的家庭生活,烘托浓烈的节日气氛。全文结构错落有致,主次描写分明,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通过品读的方式来梳理课文结构,可以让学生透过文本感受到腊八节的欢庆氛围,获得美好的阅读体验[1]。教师应当让学生围绕
课文的主题——腊八粥进行品读,侧重阅读课文中“八儿家煮粥”“等粥的急切心情”“一家人喝粥”三部分,让学生能够通过品味语言,分清课文主次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呈现结构图的方式,揭示课文中“爱粥”“等粥”“喝粥”三部分的主要内容,以及“盼粥”“分粥”“猜粥”“看粥”等次要内容。
(二)再读:概括内容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课文《腊八粥》主次内容的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再读课文,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不同段落的内容以及课文的主次内容。以课后练习题为依据,提出问题:“沈从文主要写等粥与喝粥两部分,是如何详细描写的?”由此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让其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和思考,重点关注课文中的“等粥”与“喝粥”两部分。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用简短的小标题概括课文的主要部分,帮助学生运用精读、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阅读并总结课文第二至十九自然段的内容,使之能够提取作者在“爱粥”“喝粥”部分的详写内容,逐步完善课文主要部分的思维导图,梳理课文的结构,理清课文的主次。
(三)解图:明晰重点
绘制《腊八粥》段落结构图,可以直观地反映课文的重点内容,学生也可以对照结构图,了解课文的结构安排情况[2]。教师要围绕“腊八粥”这一主题揭示课文的重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语文知识,对照结构图理解课文主旨。所以,教师应当梳理和解读结构图,让学生关注课文主要内容,即“人们爱粥
的情感”“八儿等粥的焦急心情”“一家人喝粥其乐融融”。再逐段分析作者略写“喝粥”部分的用意,解读作者用十六个自然段详写“等粥”部分的意图,使学生能够对课文的主要部分有全面的把握。通篇分析课文主次,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带着目的进入下一学习环节。
二、解读主体,体会表达主次意图
(一)对比引发思考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独立进行分析和思考。因此,教师在《腊八粥》一课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将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与腊八粥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
理清课文主次
——以《腊八粥》为例探究小学语文教学新思路
苗孔文
(巨野县大谢集镇苗庄小学,山东  菏泽  274928)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持续推进的新时期,教师帮助学生理清课文主次,梳理课文脉络,促进
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和思维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腊八粥》一课的教学中,之所以出现学生难以深入理解课文中心思想的问题,是因为其对课文主次内容把握不清,因此教师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应遵循落实语文要素的原则,带领学生科学区分主次内容,让其体会腊八节的风俗,掌握高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促进其综合实践素养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文主次;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18-0173-03
小学教育
LIBERAL ARTS FANS
2022年6月30日
作者抒发的情感,产生对课文主次内容的思考。同时,可以介绍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不同的传统节日,让学生回忆自己在不同节日中吃到的美食。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元宵、粽子、月饼与课文中的腊八粥建立联系,让学生重点阅读课文中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比分析,按照“材料—程序—口感—
情感”的步骤介绍腊八粥,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此外,也要引出课文中“八儿眼巴巴等粥”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分析作者的构思,体会作者独特的表达情感的方式,拓展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深度。
怡怡(二)链接交流平台
以链接交流平台的方式,在不同文本知识之间搭建起桥梁,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主次结构是一个搭建知识桥梁的过程,教师应当立足课文主体,围绕重点课文内容进行知识延伸,联系与腊八节喝腊八粥相关的民俗活动,利用交流平台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可以列举本单元中其他课文的内容,从主次内容中提炼民俗活动,让学生围绕课文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互动,抒发自己对民俗活动的情感。然后分析课文《腊八粥》略写“喝粥”的用意,让学生明白喝腊八粥是一项民俗活动,作者略写“喝粥”是为了凸显热闹环境与深刻的思念情怀。学生在交流中理解作者对课文主次安排的用意,知道作者以详略得当的方式,表达了对腊八节民俗活动的热爱之情。
(三)补充写作背景
《腊八粥》是作者沈从文心灵的寄托,从课文主次内容入手分析可知,在与家乡渐行渐远的人生路上,沈从文通过回忆腊八节的民俗活动,产生对母亲的思念之情[3]。教师立足课文主体,适当补充写作背景,让学生在分析课文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寓于文本的深厚
家电冰箱情感,理清课文主次。在解读课文主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出示沈从文的随笔,摘取其中能够引人深思的语句,让学生反复品读、揣摩,使其了解沈从文的经历。在学生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中的“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主要和次要内容,使之可以根据寥寥数语的“喝粥”内容进行想象,体会课文次要内容发挥的作用,感受作者沈从文借腊八粥倾诉的浓烈思念情。
到达英语
三、聚焦重点,品味主要部分的表达
(一)人物神态——八儿
从课文的重点人物入手分析,能够品味课文主要部分表达的情感,在具体语境中整体感受课文的主次内容[4]。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的核心人物——八儿,对其神态进行碎片化品析,结合课后习题来让学生边读边想,使之能够通过分析人物的神态感受到人物的心理特征,对课文主次内容有更深层次的把握。课文中八儿这一形象可以从语言、动作等方面进行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课文插图,并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八儿的神态,结合课文主要部分中“八儿等粥”的焦急情绪,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从期盼、分粥、猜粥、看粥四个角度来品味课文的主要部分。同时,教师可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自己在面对美食时会出现的不同反应,引导其围绕课文中的省略号进行表演,在具体语境中感受八儿焦急等粥的心情。
(二)事物形态——等粥
从具体的事物入手理清《腊八粥》课文主次,能够把握不同的叙述线索,帮助学生从整体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课文中的“等粥”事件有两条叙述线索,其一是八儿等粥的焦急,其二是腊八粥的漫长熬制过程。以交叉描述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分析事物形态,可以使人物的焦灼心情与腊八粥相映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思考的热情[5]。在聚焦课文重点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开展速读活动,让学生梳理课文中表现八儿嘴馋的词句,出能够体现腊八粥熬制情况的词语,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深度了解作者主要叙述的事物,结合课文中的“八儿等粥”部分来想象画面,通过速读和分析,感受行文细腻之处,体会作者如何借事物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教师也可以在聚焦事物形态的过程中,提出“为什么重复写八儿看到粥的样子?”“煮熟了的腊八粥到底是什么样?”等问题,驱动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分析事物形态,使学生加深对“八儿等粥”这一主要内容的理解。
(三)思想情感——亲情
沈从文在《腊八粥》中倾诉了自己对母亲的无限思念,透过课文中的对话与动作,可以了解到文本之中蕴藏的母子亲情[6]。教师据此引导学生分析字词之间的亲情,聚焦课文重点内容,细细品味
2022年第18期
课文主要部分所表达的思想,可以升华教学,勾起学生的思绪,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理清课文主次。教师可以借助教材插图与文本主要内容中的对话,让学生品读课文中母亲的“要到夜里”“是啊!孥孥说得对”等语言,使之能够从母子情深的角度来理解课文中主要描写的亲情,感受作者寄寓文中的独特思想情感。教师还可以由神情过渡至动作,指导学生从课文主要部分中的动作词语入手进行分析,观察教材中母亲抱着八儿看粥的插图,通过对细节进行把握,感受不同动作词语间的美好亲情,体会课文主要部分中母亲的慈爱,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四、读写结合,迁移主次安排方法
(一)类文阅读,巩固阅读成果
通过梳理《腊八粥》的脉络,解读主体内容,聚焦重点知识,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学习经 验。开展类文阅读,让学生完成不同的阅读任务,能够巩固阅读成果,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教师可以提供沈从文的其他代表作品,如《边城》《从文自传》《湘行散记》等,选取适合的篇目开展类文阅读活动,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文中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分别是什么?”并用自己的话总结文章,在对比课文《腊八粥》后,谈谈自己的读后感。在学生充分阅读并汇报成果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阐述,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进行点评,分析沈从文借物抒情的写作风格,迁移至课文《腊八粥》的写作主题,让学生通过读写结合,掌握阅读、对比的技巧,明白课文详略安排的用意,促进阅读理解能力提升。
(二)片段练习,加深学习印象
片段练习是指围绕课文特定部分进行读写练习,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主次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后习题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变化,让学生边读边想八儿的馋样与情绪变化情况,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来表现人物神态。这种形式的片段练习,能够让学生回顾课文主次内容,从而迁移课文主次安排方法,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表现人物形态,按照“回顾、观察、实践”的步骤来理解课文主要的“等粥”部分与次要的“喝粥”部分。教师还可以传授学生运用叠词进行叙述的技巧,让学生能够使用叠词生动描写人物心理、动作,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使学生区分课文主次部分,掌握语言应用的技巧。
(三)写作训练,培养实践素养
读写结合的重点是写,在学生完成类文阅读与片段练习的基础上,开展写作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素养。读写结合中的读,是基于课文的一种先决训练条件,教师应当立足单元习作主题“家乡的习俗”,要求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习俗,运用与课文《腊八粥》相同的构思来进行写作,在实践中锻炼详略安排能力。教师可以在写作训练中让学生理清主次,选择课文中值得借鉴的佳词名句来充实自己的素材库,以素材积累的方式在读写活动之间架设起桥梁,让学生自主从阅读实践走向写作实践,丰富既有认知,并积极参与写作训练。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实践素养,教师可以在写作训练中示范介绍
家乡习俗,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之能够获得灵感,在写作训练中,明确习俗介绍的主次部分,结合实际情况和思想情感来进行写作。
感谢室友不杀之恩综上所述,《腊八粥》一课紧扣单元主题“民风民俗”,教师可以梳理脉络、解读主体、聚焦重点、读写结合“四步走”的方式落实语文素养的培养。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理清课文的主次内容,体会作者沈从文借腊八粥传递的情感,品悟课文主要部分之精妙,促进读写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实效,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欣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育的策
略[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
[2]唐逸君.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J].科学
咨询(科技·管理),2020(12).
[3]拉巴琼达.小学语文复述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
[4]高伟.浅论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中的运用[J].科学
咨询(科技·管理),2019(11).
[5]崔翔.试论构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思路的方法[J].才
智,2019(28).
[6]孙环.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反思[J].农家参谋,2019
哈尔滨松花江大桥(20).
【作者简介】
苗孔文(1964~),男,汉族,山东巨野人,专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苗孔文:理清课文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