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佛教的思考
1.人生佛教的提出:
太虚大师于清末民初佛教衰微的背景下创立了人生佛教,并提出了“三大革命”方针: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人生佛教的理念正是“教理革命”的重要内涵。
思考人生
佛教衰微的原因:
经忏佛事的盛行,使民众普遍以为佛教乃为死人服务的法门。
往生净土思想的普及,使民众以为佛教只关心来世,并视为死亡的宗教。
禅者生活形态的影响。禅僧多重视个人了脱生死,其修行方式又使其多选择隐逸的生活,既不观世间喧闹,又不闻社会疾苦,带有浓厚的出世彩。这种山林佛教,又使得民众视佛教为消极遁世的逃避。
教理革命:恢复教理的纯正性,革除因两千多年来在传播过程中翻译的错漏造成的偏差导致佛教鬼神化、神秘化、哲理化、出世化、世俗化这些流弊,恢复佛教的本来面目。
教制革命:革除佛教在中国社会环境下形成的一些不良制度,恢复佛陀制戒的根本精神。如:传统寺院的十方丛林和子孙寺庙之分争。
教产革命:对僧团财产进行规划。原始僧团实行“共产主义”制度,财产平均分配,和合共住,僧人是无产者,不可用有私人财产。
2.人生佛教与原始佛教:
人生佛教既非独立于宗派之外的新生事物,也不同于任何传统宗教。人生佛教并没有完整的体系。
济法师认为:人生佛教是佛教的人本主义运动,是对原始佛教的回归。
在佛陀的教义中,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原则,认为命运由人类自身决定,并由此提出业力说。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但各人的天资秉赋、福德因缘却大相径庭。这正是业力使然。所谓业力,又由各人行为构成。生命是无尽的延续,今生命运取决于过去行为,当下行为又决定未来命运。行善或作恶,直接导致了生命现象的差异。因此,人既是平等又是不平等的。在因果规律前,是平等的;但行为不同,又导致了现象的不平等。
因为命运取决于自身行为,佛教由此提出了一系列伦理观念,通过健康的生活形态来完善人格,而不是一味祈祷。
人生佛教直接继承原始佛教以人为本的思想,立足于佛陀教化世间的根本精神,对传统佛教作出了契合时代的解读。
3.人生佛教的思想特征:
以人为本
佛教认为,生命形态分为天、人、阿修罗、地域、饿鬼、畜生六道。其中,人的身份最为重要。
佛教认为,人类是自己的主人,但世界却不仅是人类的,也是其他生物的。一切众生皆有独立生存的权力。所以,佛教不仅提倡人权,更强调众生权。在生存权利上,人类和众生是平等一味的。
佛教和其他宗教的最大区别则在于,佛教认为人的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不存在造物主。当我们说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时,前提是能透视生命,并明确改善方式。
我们必须了解生命内在的因素,知道哪些力量会伤害我们,又有哪些力量会使我们获得自在。对自身的无知和种种烦恼,决定了我们无法自由。道德人伦和心智科学也很重要,它和人生的关系很密切,直接关系到我们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协调自我和他人的关系。
彻底了解自己,才能做生命真正的主人,进而通过修行改善命运。
珍惜人身
佛教认为,人身价值最大。我们得到它,等于得到了今生可以支配的最大财富。
我们做每件事,结果不只是外在的成败,更会在内心留下各种影像。做每件事都会有心力的参与。因为人生最重要的,在于生命自身而非生命以外。我们所拥有的生命素质有着恒久的影响力。
佛教认为,所有生命形态中,唯有人的身份才能够帮助我们提升生命素质。《阿含经》:“人间于天则是善处。”
天人:从生存环境而言,天堂固然美满,但是天人往往因耽于享乐而不思进取。且这种享乐并非永久,天福享尽必然堕落。
畜生:太过愚痴,只是凭着本能在世间生存。虽然他们的不少技能都超过人类,却不具备理性思维。理性思维才是解脱的关键。
人:具有理性思维能力,且生存环境有苦有乐,促使人们产生离苦得乐的愿望,并需求解脱之道。佛教认为真理和智慧是属于人类的。《阿含经》:“诸佛世尊皆出人间”。佛陀告知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忘想执著而不证得”。
重视当下的修行和解脱
当下修行,当下解脱。关键是对心的改造。
内心的两种力量:负面的力量,为我们制造麻烦,使我们患得患失,佛教称之为凡夫心;正面的力量,是快乐的源泉,是帮助我们开发智慧,证得真理的动力。
佛教认为:人有佛性,也有众生性。
生命源于无尽的积累,我们想什么、做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外在的因果报应并不重要。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结果不仅是外在的,还会在内心留下影
像,不会轻易消失,必须通过努力修行才能清洗。学佛,关键是心念的转化。我们的生命素质,决定了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我们可以弄虚作假欺骗他人,甚至可以暂时欺骗自己,但逃脱不了“如是因感如是果”的客观规律。
佛教提倡的修行,是以戒定慧克服自身的负面力量,并张扬正面力量。
诸佛菩萨的品质主要是两种,即无限的慈悲和智慧。
智慧是透视人生真想的能力,是穿透烦恼痛苦的能力。这种智慧是通过闻思经教、如理思维而来。佛教非常重视理性,如果没有正见,就不可能开发智慧。
慈悲是没有分别的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对方需要就给予;同体大悲是将众生和自己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修行正是大乘佛教所说的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佛教认为成佛不能离开众生。我们想成就佛菩萨那样的品质,就要毫无保留、彻底无我地利益众生。
菩萨道德修行是在利他中进行的。菩萨发愿度化一切众生,并非度化一切众生后才能够成佛。佛教的修行,主要是重视发心和行为,而非外在结果。
重试现实人生的问题
首先,人类自身的问题,包括人心、人性。
其次,人生幸福的问题,幸福不仅和物质有关,更和心态有关;不仅是唯物的,更是唯心的。
4.人生佛教的弘扬情况:
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5.佛教在当代弘扬中的思考:
问题:在实践过程中,表现为肤浅化、使人生佛教有演变为人乘佛教的趋势。
佛教修行分为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其中人乘和天乘为下士道,声闻、缘觉乘为中式道,菩萨乘为上士道。
人生佛教在弘扬中主要偏向于人天善行及菩萨利他行。若不具备正知正见,很可能将人天乘等同于菩萨行。
人天善行:一是自利,以佛法智慧正确处理财富、家庭等问题,以此改善人生;一是利他,包括乐善好施、热心公益事业等,以此造福社会。但这些善性都是建立在凡夫心的基础上,当改善出现成效之后,凡夫心可能又会因此产生贪著。因为凡夫心是有我,有我就会成为障碍。
菩萨行与人天善法的不共之处,就在于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唯有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善行,才能升华为无上菩提的资粮。人生佛教的弘扬中,不少问题都是因为忽略出离心所致。其次,人生佛教比较重视对现实的关怀,但若缺乏菩提心及大乘的性空见,对问题的思考势必无法深入,流于心灵感悟式的泛泛而谈,缺乏实际力用。再者,将佛法与世间善法混为一谈,一味提倡方便和圆融,使佛法丧失了自身特有的内涵。这些都是佛教走向世俗化。
人生佛教所提倡的人本精神和社会关怀,是契机契理的。关键是在弘扬中,必须立足于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由人天善行上升至菩萨乘,自利利他,最终圆成无上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