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氧气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得到黑固体的是
A.铁丝    B.木炭    C.硫磺      D.红磷
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实验现象是
A.产生大量白烟    B.火星四射,有黑固体生成
C.燃烧的火焰为蓝  D.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C.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观察到蓝紫火焰的是
A.    B.木炭    C.铁丝    D.氢气
6下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所属反应类型完全正确的是
A.——微弱的淡蓝火焰——氧化反应   
B.红磷——黄白火焰——化合反应
C.——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氧化反应 
D.酒精——淡蓝火焰——化合反应
7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区分氧气与空气
B.由于O2N2在水中溶解性存在差别,水中溶解的气体中,O2所占体积不为21%
C.O2可以用于呼吸、急救和作切割金属的燃料
氧气的用途D.在有O2参与的变化前后,若物质的颜发生变化,则该变化一定为化学变化
8某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A.没有用火柴引燃铁丝      B..氧气瓶中氧气的浓度较低
C.铁丝上系的火柴燃着时,立即伸入氧气瓶
D.氧气瓶中没有装入少量的细沙或水
9.下列说法与空气组成成分的性质不符合的是
A.从冰箱取出瓶装的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瓶的外壁出现水珠
B.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使灯泡经久耐用
C.由于氮气不活泼,因此不能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气体能用于急救病人
10.有两瓶氧气,甲、乙两位同学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下图所示的方式迅速插入到集气瓶中。下列有关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的推测正确的是
  (11)
A.两根木条都复燃    B.甲的木条复燃,乙的木条立即熄灭
C.都复燃,且甲的木条比乙的木条燃烧时间更长
D.都复燃,且乙的木条比甲的木条燃烧时间更长
11如图所示,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待燃烧完毕冷却到室温,打开CD两处的止水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瓶中有水进入体积约占A瓶体积的1/5B瓶中无水进入
B.  B瓶中有水进入体积约占B瓶体积的1/5A瓶中无水进入      C.  两瓶中均有水进入
D.  证明空气中含有氧气,且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5
12某同学归纳出氧气的主要用途有:急救病人,为飞行员、登山运动员、潜水员等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在钢铁冶炼中,进行富氧鼓风,提高炉温,加速冶炼过程,提高钢铁的质量;化学工业上主要用于制取蒸馏水;使乙炔燃烧产生高温的氧炔焰,用来焊接或割断金属;在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用作氧化剂;液氧用于火箭发动机,促使燃料迅速燃烧,产生高能推动火箭前进。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①③⑤  B.②④⑥  C.仅有  D.仅有
13小包食品抗氧化剂,下列物质可以用作食品抗氧化剂的是
A.炭粉  B.铁粉  C.氯化钙    D.生石灰
14下列不是由分子运动所引起的现象是
A.衣柜中的卫生球逐渐减小B.贮氧的钢瓶,瓶壁承受很大的压力C.蔗糖放在水中逐渐溶解 
  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1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火焰,生成白粉末
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固体物质
C.加热试管里的硫酸铜晶体,蓝晶体逐渐变成白粉末,在试管口部有液滴出现
D.蜡烛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6.将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的细砂)的两个集气瓶置于天平的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同时迅速放入点燃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下图所示)使两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后,此时的天平
                            A        B      C    D 15
A.指针偏向右                B.指针偏向左 
C.仍处于平衡状态            D.指针先向左后向右偏
17.某学生将FeCl2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得到白Fe(OH)2沉淀,Fe(OH)2极易与O2反应生成红褐的Fe(OH)3,为便于较长时间保存Fe(OH)2沉淀,下列装置最不合理的是 
18下列描述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光 B.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气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9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20下列对空气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人和动植物的呼吸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含氮气最多,所以氮气可供给呼吸
C.空气在一定条件下变为液态空气,是物理变化
D.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离开了空气,生命就难以存在
21 关于氧气和液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因而性质也完全不同
B.它们是完全相同的物质,因而性质也完全相同
C.因为构成两者的微粒相同,因而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氧气能燃烧,而液氧不能燃烧
22你认为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充分燃烧的是
A.烧柴禾时,柴禾架空    B.用大块的煤烧锅炉
C.为节省燃料,将炉子的通风口尽量缩小
D.在足够通风的条件下,火力发电用的煤要尽量粉碎成末
23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用水作原料制出氢气        B.碳酸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24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态氧是没有颜的      B.氧气难溶于水
C.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
D.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没有气味的气体
2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把木条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立即燃烧
B.把火热的铝箔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铝箔立即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生成黑固体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火焰,产生浓厚的烟
二、填空题
27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中,一端所裹的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集气瓶里先放一些细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8.白炽灯泡里的玻璃柱上常涂有红磷,以消除灯泡里的氧气而保护灯丝,当灯泡漏气时,灯泡里会产生白烟,请用文字表达式表示该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
29.________物质反应生成______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30.某学生把随意取来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立即插入盛氧气的集气瓶底,结果没有出现火星四射现象。请出引起实验失败的三点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根据下列化学反应事实,可以分别推导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请将最合理推断的序号填在各事实后的括号中。
1)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______
2)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3)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铁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______
4)在相同条件下,铁丝在氧气中较易燃烧,铜丝在氧气中不易燃烧________ 
  推断出的影响化学反应因素:
A.反应物的种类不同  B.反应物的浓度不同
C.反应物的温度不同  D.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大小不同
32.过去,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是氧气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人们有时要使物质与氧气隔绝,这说明氧气也有对人类不利的一面。请你从这两方面各举两例说明氧气与人类的关系。
1)应用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隔绝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3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40mL的试管和量程足够大且润滑效果很好的注射器等作器材(如下图)。将足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管口,夹紧弹簧夹。加热白磷,燃烧结束,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1)正式开始实验前,该兴趣小组同学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处,然后松开活塞,观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刻度处。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中,在松开弹簧夹前,试管中可以观察到白磷燃烧发出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并产生_______________
  3)实验后,可以观察到针筒活塞会从原来的20mL刻度处慢慢向左移到约_____处。
A4mL刻度 B8mL刻度  C 12mL刻度  D 16mL刻度
4)下列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几乎没有影响的是_______
A.装置有点漏气  B.白磷的量不足  C.用干燥的红磷代替白磷做实验
34小刚在学习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两个概念以后,用下图所示的方式表示了两个概念的关系,并且通过自学完成了A处所表达的内容的填写,请你完成BC的填写内容。
 

  A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举例:二氧化碳+水→碳酸̲
  B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