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和铜川的老师同学们聊聊天,同学们是文科生?想过吗,我们以后和理科生拼什么?
    他们凭技术改变世界,我们呢?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何在,文科生的使命是什么?
学校的校训是“重德厚学、臻于至善 ”,什么叫德?屈原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张載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的使命,那知识分子到底要立怎么样的心,安什么样的命?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先秦诸子那里寻答案!
  诸子百家大家并不陌生,现在请同学们看书,填写表格: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春秋
“仁”和“礼” ;“德治”敬天远鬼” ,教育
孟子
战国
又什么又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说
荀子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
墨家
战国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道家
春秋
“道”事物包含对立的两方面;“无为而治”
庄子
战国
齐物逍遥;顺从自然
法家
韩非
战国
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变法革新
诸子涉及的问题很多,但所有问题其实无外乎两个,一是认识世界;一是改造世界。
而世界,也无非有四个维度构成:一是自然界,天地日月、四时草木、虫鱼鸟兽是也。一是人,社会、国家、民族、种族、社区、机构是也;一是人本身,心性,灵魂,情志意趣等构成;还有一个莫须有的“彼岸世界”神鬼幽灵的世界。
那么诸子又是怎么认识这些问题的呢?
1、自然观之争
(1)自然之美妙
中国古代的哲学是不太关注自然的,在关注自然方面道家算个特例,哲学的首要问题是解决世界本源的问题,老子把世界的本源归为“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道是什么?没说,也说不明白,因为“道可道,非常道”!说明白了就等于不是我所说的那个“道”了。这多少有些故弄玄虚,不像西方米利都学派,水、火、数、原子,看得见,摸得着,至少可以被感知。老子的道只能感悟。这样看来,对于世界的本源,老子说了等于没说。 
老子没说明白,庄子接着“忽悠”,不管是什么,其实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他说: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酒,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齐物论》
这意思,大的就是小的,小的也是小的,当然也可以是大的。世界是相对的。活够一百二,与十二而夭折,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人生都是过客,终极必为虚无。所以,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的思想高深,透彻!但也貌似有几分悲观和冷峻。
也正是这种冷峻让庄子发现了自然之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庄子
不言、不议、不说,不等于没有。这是恬静,淡然之美,犹如那句“丁香一般凝着愁怨的姑娘”只是静静的走过,已经然人陶醉了!因此,最好的做法就是默默地注视,非要冲上去送朵玫瑰,反倒是煞了风景。这就是庄子的“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这就是无为之美。
(2)自然之灵动
老庄把本源没说清,但却发现了天地的另一个奥秘,那就是“相对论”。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
不知道爱因斯坦是否看过老庄,但老庄的确讲过,万物是可以转化的。那么这种变化又是
什么样的?荀子说:有法可依,依法可用。
天行有常,不为尧舜,不为桀亡。
                                    ——荀子
荀子比孔孟要视野宽广,孔孟是不怎么讲自然的,荀子讲。“天行”说明,荀子认同自然是变化的。但这不够,荀子进一步说“有常”——变化是有规律的。
老子讲世界是变化的,荀子讲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可以利用的!老子加荀子,貌似马克思!
(3)天人之和谐
世界是变化的,面对喜怒无常的世界,人又该怎么做才能与天地相合?
老庄说:“尊天道”庄子说“制天命”。
  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庄子
  尊天道就是别动,荀子不以为然,语气中还有讥笑之意: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都是说得干点什么!可是,在孟子看来,天时地利人和,条件齐备才能比较顺利,人面对天地,干的成吗?
      干的成!只要人心,人心齐,比天时地利要重要得多。所以
    “人定胜天”
没文化,真可怕,“定”在古语几乎没有一定的意思,那是“必”,所以说人一定可以战胜自然,荀子都不相信!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韩非站在了荀子的立场,说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韩非
面对变化的自然,人得跟着变,“备变”干嘛?当然“事”即有为了!
面对自然,有为还是无为,儒墨战老庄,二比一,老庄输一局!
2、社会观之争
(1)民与民
如何面对自然,是一个长远的问题,而诸子百家当时最急切的现实问题是天下乱了!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时期,开始从诸侯出,但毕竟还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到了战国各国征战,彻底的明火执仗、肆无忌惮了。战争的直接后果是百姓遭殃。社会失序、天下无道。
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墨子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
儒家和墨家都认为社会问题的根源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没有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那何不“让世界充满爱”?
儒家给出的爱是“仁”字牌!
    仁者爱人。
爱人是有底线的,最低层次是: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高要求就是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要做到这些,必须具备“仁”的基本品质: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孔子说的抽象,孟子就很具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孟子讲同理心,墨子更讲同理心。墨子说:
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你的就是我的还用偷吗?孟子的同理心是立足于自己的,以自己为圆心亲疏关系为半径向外辐射,这是仁爱。而墨子是把对方当自己一样,这是“兼爱”。
墨子之爱犹如耶稣,广博伟大,却也沉重,难行,墨子自己效法大禹:
  磨顶放踵,死不旋踵,利天下而为之。
——墨子
累的掉光头发,脱光毛,也要赴汤蹈火,勇往直前,这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是墨子可敬不可效法!人人都赴汤蹈火的奋斗又是为了谁呢?所以杨朱就说:
  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也
——杨朱
墨子累的掉光毛,杨朱却一毛不拔,杨朱是不是太自私了?貌似!
然而杨先生的理论是,墨子口口声声为了社会,可社会是谁?一个个的人,既然如此,一个个人把自己照顾好,照顾到一根毛发都不损伤的程度,不就不用别人舍身了吗?每个人,自扫门前雪,整条街不就干净了吗?
看来杨朱被冤枉了,假使杨朱的理论流行,革命的螺丝钉也许少了一些,但真正的公民是不是会多一些?
墨子关注社会公平,杨朱关注个人权利,殊途同归!相对来说杨朱的办法倒更容易些!
儒家的“爱”显得狭隘,墨家的“爱”显得高调!墨家骂儒家虚伪,儒家骂墨家“禽兽”!
“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
“墨子上功劳苦,与百姓均事业、齐功劳,若是则不威,不威则罚不行。”
——《荀子》
儒墨炒得火热,庄子也按捺不住,说墨子
“其生也勤,其死也薄,使人悲,其行难为也。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
——《庄子》
显然庄子觉得墨家的兼爱太苦了,不符合人性,不可行。靠吃社会主义草,夜以继日的奔走在共产主义康庄大道上,老百姓学不来,也走不久!
庄子孟子战墨子,二比一,墨子败!
反过来说,仁爱就容易吗?未必,因为人有欲望,总想多得到一点,给老婆,孩子让座容易,给陌生老人让座就要问凭什么了?凭规矩!所以孔子说要克制欲望,顺从规范!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这种规范就是秩序,就是: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老人家性情温和,但看到不守规矩的还是会大发雷霆: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
  墨子也看到了社会失序是因为不守规矩,他说:
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
然而这只是表面想象,本质问题是什么?贫富分化,不公平!
    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
——墨子
  孔子墨子认为乱是因为社会“无礼”老子觉得坏事的恰恰是“有礼”!如果没有尊卑的差别,还会有因为不守尊卑秩序带来的乱吗?所以: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
儒墨战老子,又是二比一!
(2)君与民
社会失序都看得到,怎么办也都说的头头是道,可别忘了,咱只是书生,百无一用!只有统治者采纳了意见才能改造社会!
儒家的仁爱,对统治者而言就是实行“仁政”(王道)!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论语·为政》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 《论语·颜渊》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 《孟子》
可君王凭什么听你的?在他们看来
君天下曰天子。
——《礼记》
王者父事天,故爵称天子。
——《汉书》
    他们只对天上的阿爸负责,天下百姓是被“君”的!凭什么,要爱他们?
    儒家要解释这个问题必须界定天、民、君的关系。孟子说: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索性威胁说: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
儒家从为君主谋出发却高扬了庶民的地位,这大概也算是历史的辩证法吧!
“民贵君轻”?孟子太给力了,给的让人感觉有点“二”。听到这儿,君王明白了,老先生说了半天,我排老末!您歇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