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春》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一、单元导学 有关春天的手抄报
    本单元的课文包括三篇现当代散文和四首古诗词。三篇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家名篇。朱自清的《春》,以生动形象的笔法,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一个特定时令的景象;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和赞美一个地方在一个季节里的风貌;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则不限于一时一地,而是描写大自然四季里多姿多彩的雨的形象。四首古代诗词,或观沧海,或泛江河,或别友人,或诉秋思,所描写的景和所抒发的情感各异,但都很精彩。总的来说,这些古今名篇描绘了优美的四时之景,抒发了真挚热烈的情感,营造了美好而深远的意境,构思精巧,语言精致,值得好好欣赏体会。
    本单元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第一个单元。作为起始单元,其教学意义在于:中顺学习这些优美诗文,可以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激发审美情感、提升精神品格。同时,学习这些经典诗文,有助于学生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和学习习惯。
    二、学习目标
    1.感受和赏析写景抒情作品的能力。感受是基础,要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的景物描写,进而理解景物描写背后的深意,再进行评析。另外,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和个体认知,并将个体认知引导到规范的方向上来。
    2.朗读优美诗文的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训练了朗读能力,升入初中有必要提升训练目标,也就是将文学作品的朗读变为美读。这项能力可分解为:识字正音,不读错;大声朗读,避免轻声细气;流畅朗读,不中断也不拖泥带水;优美朗读,表现课文中的景美、情美、言美,体会汉语的声韵节奏。
    3.揣摩、品味文学语言的能力,能够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关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掌握知识
    知识:
    识记、理解、积累本单元生字词
    技能:
    概括景物特点,初步学习文学语言表达手法
    掌握朗读要领。感受古诗词声韵之美。掌握阅读时的重音、停连。
    教学设计:
    1 .春
    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掌握阅读 时的重音、停顿
    能力目标:品味优美语句,揣摩关键词语,学习修辞手法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学习作者的热爱自由、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用优美语言和写景物技巧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读出春天的特点,表达美好的感受,体会用词准确生动的语言美。
    教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顺口,读流畅,读出感情。为了使学生朗读的有兴趣、有效果,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先展示“春天"的画面,再伴随音乐进行范读,为学生创造设教学情境,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在“自主”朗读的基础上,师生“合作、探究",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本文的写景方法和优美的语言,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巩固并理解课堂内容又设置了练笔这一环节,还留下了积累美句和推荐美文的课后作业。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的《春》,看他是如何通过自己的眼睛,用他的语言描绘春天、歌颂春天的。
    检查生字词、作者简介预习情况
    酝酿(niàng) 黄晕(yùn) 披着蓑衣(suō) 涨起来( zhǎng)
    宛转(wǎn) 应和(hè) 戴着斗笠(lì) 抖擞(sǒu) 薄烟(báo)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伙伴。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作者介绍:朱自清、字佩弦,号实秋。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代表作品有《背影》、《绿》、《荷塘月》等。他写的散文艺术成就极高
    整体感知
    自主读,根据多媒体播放的音乐,进入情景阅读
    1.课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春”的?你能划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吗?
    明确: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作者运用总分总的结构,第一至二自然段盼春,第三至七自然段绘春,第八至十自然段赞春。
    2.细读第三至七自然段,交流讨论:作者具体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如果将这些景物看成一幅幅的春景图,你能不能分别给它们拟一个恰当的三个字的小标题?
    明确:作者分别从草、花、风、雨、人五个方面具体描绘春天,这五幅画面分别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3.你认为作者笔下哪幅画面最美?美在哪里?你能为你最喜欢的画面配上一句古诗吗?
    明确:示例一:春草图——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令人见之则精神振奋。可配“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句古诗。
    示例二:春花图——这是一幅百花争艳的画面,彩明丽。可配“满园春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或“乱花渐欲迷人眼”。
    用意:以读促析,感受文章之美,理解文章内容,感受结构,理清写作思路
    合作探究
    学生自读逐图分析,用圈点勾画、旁批注释形式理解本文用词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运
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感官技巧写景的方法。(多媒体展示思考题)
    1. 春草图
    ⑴本文写小草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⑵“钻"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⑶此图运用了哪种感官技巧写景?
    2.春花图
    ⑴作者从几个方面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
    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花争春的特点?
    3. 春风图
    ⑴“‘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⑵出运用感官描写春风的句子,并说明写出了春风的哪些特点?
    4. 春雨图
    ⑴作者从静景写到动景,从物写到人,由近及远,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春雨哪些特点?
    ⑵“斜织"“薄雾”这两个词好在哪里?
    5. 迎春图
    ⑴由什么景物引出人迎春 
    ⑵颂扬了一种什么精神?
    板书设计
    春
    作业布置:1.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选出自己喜爱的一样景物来描写
    2.仿写课文中“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中任意场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品析美丽的语言,从中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阅读观赏的力量
    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和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喜爱生活,喜爱自然的感情。
    学习对事物的细致观看,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感受文章的美丽的意境
    教学难点
    领悟写作思路和写景层次的支配
    教学方法:
    本文多读少讲,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教学活动,在反复的读写中细细品味
    一、复习导入
    上堂课作者给我们描绘了春天哪几幅画面?
    明确:五幅图,引导学生分析各图画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品味优美语言
    二、教学新课
    品味优美语言
    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你能各举一例并说说它的作用吗?
    明确:(1)反复。如“盼望着,盼望着”叠用“盼望着",生动地表达出作者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
    (2)拟人。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3)排比。如“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多而细密、亮而闪烁、柔而绵长的特点。
    2.除了修辞手法的运用,本文还有不少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这些词语的使用使作者笔下的春更加鲜明生动了。品读课文,圈画出文章中你认为富有表现力的字词,与同桌交流,尝试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