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村居》是北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诗,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以精练的语言勾画出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花草繁盛,千里莺啼,春风杨柳,令人陶醉;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迎着春风,放飞风筝,放飞快乐,放飞希望。烂漫春景与幼稚村童,融为一体,充满了生活情趣,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也应和了单元标题《春天的脚步》。
二、设计理念:
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诵诗趣,各环节循序渐进,对文本的理解层层加深。
三、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2. 理解诗歌内容,在想象中体味本诗的意境。
3. 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也懂得春天的美好、生活的美好。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有关春天的手抄报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并理解诗句。
难点:利用多种形式(关键词句、想象)理解诗歌意境。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唐)杜甫的一首《绝句》,大家能背给老师听吗?(生齐背)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诗,写了哪个季节的景?(春天)大家喜欢春天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村居》。(板书课题)
二、解诗题:
1.释题: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因为他写了这首有名的《村
居》。(注意“鼎”字的写法)
三、明诗意:
1.美读全诗,理解体悟:
(1)草长莺飞二月天
这句诗告诉我们了什么信息?在时间有什么事物?
(农历二月,村子里到处有青草渐渐发芽,黄莺在天空飞来飞去。)
想象这些春的使者边飞边在喊着什么呢?(“春天来啦,春天来啦!”)
(2)拂堤杨柳醉春烟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大家能用“拂”组一个词吗?(吹拂)“拂”是一个动词,你能做一下这个动作吗?(轻轻地、温柔地)
杨柳温柔地拂过堤岸,是谁在吹动它们?(温暖的春风)让我们想起一年级学过的一句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的风像母亲的手,温柔地吹过杨柳,杨柳在春风中摇摇晃晃,像喝醉酒了一样。
让杨柳陶醉的只有春风吗?(春烟)从融化的冰水和清晨的露珠中升起暖暖的湿气,也让杨柳陶醉了。可是,柳树会醉吗?本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柳树会不会醉我们不知道,可我们已经陶醉在诗人描绘的景里,让我们有感情的读这两句诗。
(3)儿童散学归来早
散学:放学。
在这美丽迷人的景中,出现了什么人物?(一刚刚放学的孩子)
大家可以想象自己放学时的情景。(天尚早,红日西悬,一大孩子高高兴兴地跑在乡间小道上)天还这么早,春又这么美,干什么去呢?
(4)忙趁东风放纸鸢
忙:急忙,赶忙
东风:春风
纸鸢:鸢:老鹰。泛指风筝,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
想象:放风筝时大家会喊些什么?
(欢声笑语,喊声一片)为这美丽的春景增添了快乐,更加生机勃勃。
2.我手我口,表我心意:
小组间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又好像陶醉在水泽和草木蒸发的水汽中。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了学跑回家,赶忙趁着东风正起时把风筝放上蓝天。
四、悟诗情:
想象诗歌画面,假如你是诗人,此时看着春光烂漫、孩童嬉戏,你有什么感受?(对春天来临时的喜
悦和赞美,对儿童的喜爱与羡慕)
儿童也像这美丽的春天,处处充满欢声笑语,那高高放出的风筝,恰如我们的理想,有万里高空可以飞翔。本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人与景物完美结合,为美好的春光增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也为我们留下了这首千古传唱的古诗。五、诵诗趣:
有感情吟诵古诗。
六、课外拓展
古诗中还有一些有关孩童的诗,我们来认识一下活跃在古诗中的同龄人吧!(课件出示)
七、作业:
1、尝试小组合作,搜集其他的有关春天的古诗。
2、办一份有关春天的手抄报,要彩明丽,内容丰富。
板书设计;
景(草长、莺飞、杨柳醉)  生机勃勃的春天
村居
人(儿童放纸鸢)欢声笑语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