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与勤学故事有关的成语
1. 勤能补拙:指勤勉努力可以弥补天资上的不足。这个成语来源于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一句名言:“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意思是说,勤奋学习就像春天的苗苗,虽然看不出每天有什么长进,但实际上每天都有所收获;而辍学就像磨刀的石头,虽然看不出每天有什么损失,但实际上每天都在损失。
2. 铁杵成针:出自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比喻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成功。这个成语的故事是:李白小时候不爱学习,看见一位老人拿着铁杵磨针,便问原因。老人回答:“磨针可成针。”从此,李白勤奋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
3. 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形容读书极其勤奋。这个成语的故事是:孔子晚年很爱读《易经》,翻来覆去地读,使联结竹简的牛皮带子断了好几次。后来人们用“韦编三绝”来形容读书勤奋。
4. 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这个成语的故事是: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睡在柴草上,每天吃饭前都要尝一尝苦胆,以激励自己不忘国仇家恨。最终,越国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打败了吴国。
5. 悬梁刺股:出自《战国策·秦策一》,形容人发愤苦读。这个成语的故事是:孙敬为了刻苦学习,用绳子把头发系在房梁上,当困倦时低头学习;苏秦为了刻苦学习,用锥子刺大腿,以疼痛提醒自己继续学习。他们的勤奋学习最终都取得了成功。
6. 映雪读书:出自《孙氏世录》,形容人不怕寒冷刻苦读书。这个成语的故事是:古时有一读书人名叫孙康,也因家贫,冬夜经常在雪地借助雪光返照来读书。
7. 牛角挂书:出自《新唐书·李密传》,形容勤奋读书。这个成语的故事是: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边走边读。
8. 囊萤映雪:出自《晋书·车胤传》,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这个成语的故事是: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但夏天的夜晚,萤火虫成飞舞,像挂在细沙上的微光;冬夜寒冷,他便用白绸子做成的口袋装着雪照着学习。“囊萤映雪”便由此成为了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的成语。
9. 负薪挂角:出自《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形容未遇时艰苦求知、不避艰苦
的学习精神。这个成语的故事是:汉代朱买臣未遇时贫寒,以卖柴为生,但仍不忘读书,常背负薪枝,边行边读。
10. 穿壁引光:出自《太平御览》,形容家贫读书刻苦。这个成语的故事是:西汉时的匡衡在邻居文不识家中做佣工而不要报酬,只求借与屋舍东南角的天光来读书。
这些成语都是形容勤学的成语,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段与勤学相关的故事或寓意。它们不仅富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而且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古人勤奋学习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