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于永正我的为师之道有感
我的为师之道是于老师的“封笔之作”,是从教半个世纪的一次全方位的总结.一章一章用心地阅读,我深深地感受到书中字字皆有情,章章皆有意.
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于老师不仅在儿童的心理特征、心理需求、认知规律、思维特点、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思考,还对什么是语文、什么是小学语文、学语文的规律是什么、怎么教小学语文不间断地进行思索与实践,并把自己的心得形诸于文字.在实践中,他认识到老师素养的重要性,从而坚持学习,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一用童心润童心,童心未泯
1.做“性温”、“味甘”的甘草
朱友明老师形象地把于老师比作“性温”、“味甘”的甘草.
于老师如甘草般善解人意.面对学生的错误,于老师总是用微笑和幽默代替批评.教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发现一个学生在课上画金鱼,命其为课文插图;宁宁的脸上被房栋甩了墨水,笑称“锦上添花”以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
于老师如甘草般宽容大度.期间,用平静的心态处理学生的责骂,他带的班级始终纪律井然,学习氛围浓厚;有学生迟到,于老师从不批评,几块饼干给予关怀备至,换来学生内心的感动.
于老师如甘草般善于调和.甘草是伟大的中庸之道的守望者.于老师之所以赢得学生的喜爱,是因为他“深谙中庸之道”,懂得做事要把握好“度”.说得形象一点儿,就是“打了一巴掌,别忘了及时揉一揉”.说得深刻一点儿,就是“真诚恻怛”,“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在于老师眼中,中庸不是“知识”,不是“道理”,而是素养.
2.从没忘记自己曾是孩子
于老师认为,只有差别,没有差生,要尊重差异.
他在书中给出了九条策略:不倒背手;主动和学生打招呼;课间尽可能和学生一起玩;和学生一起演课本剧;尽量到学生家里走走;经常讲故事和笑话;和学生一起做值日;做错了,公开认错;定期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于老师以尊重为理念,不以长者自居,不居高临下,放下架子,蹲下来看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平
等相处.他的课堂民主平等、情趣盎然,学生在朗读感悟、语言积累、读写迁移中养成习惯,在实践中逐步提升言语交际能力.教学翠鸟,于老师摇身变为世界绿和平组织成员,通过采访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将翠鸟的生活习性、飞行特点外化为学生的言语表达.教学古诗草,和学生一起互动,一人分饰妈妈、哥哥、奶奶三个角,寓教于嬉,寓庄于谐,教学极具戏剧化.教学爱如茉莉,和学生进行近乎表演式的分角朗读,帮助学生走进母女二人的内心,理解母亲“一愣”、“微红了脸”的内涵以及“嗔怪”的意思,体悟女儿想问又难以启齿的复杂心理.
于永正老师说:教了50多年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虽年过古稀,仍童心未泯,始终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对于新鲜事物总要去细细探寻.逛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时,痴而忘返,当得知长得有点像芭蕉的“大树”就是语文课本里说的“旅行家树”时,竟高兴地扑上去,打量着,抚摸着,并合影留念.他说:“以后再讲旅行家树这一课时,便多了一份资源,多了一份情感.”
于老师从没忘记自己曾是一个孩子,那份源自内心的爱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会转化信念和意志,让教学充满智慧,充满情意.
二用真情换真情,情真意切
于老师说,教育有一种最重要或者说最根本的力量——情.
这种情可化为对学生的理解和体谅.教学祖父的园子,有学生质疑:“我在园子里瞎闹,把菜种踢飞,把谷穗当作狗尾草割掉,祖父为什么不批评我呢 ”于老师课后反思:“我能像‘祖父’那样宽容吗 ”
1.让每一个学生感到喜欢他
于老师强调不强求喜欢每一个学生,要努力做出喜欢的样子.样子和行为是关键.上课时亲切的目光;学生发言时期待、鼓励的眼神;学生红领巾歪了,为他扶正;课外活动时,和学生一起跳绳;课间,调皮学生掰手腕……
于老师的行为更多的体现在表扬上,从来不吝啬.摸摸学生的小脑袋;拍拍学生的小肩膀;竖起大拇指.他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和其他信息,发现丛翔不吃早餐,给他准备饼干;听说小军爸爸住院,星期日免做作业.魏亚军同学转学后不到两个月又回来了……这些方法、行为的背后都是“情”字在支撑.
2.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做
于老师说:“我从不认为我只是教语文的,我是教师,要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的方方面面.”他总是
想儿童之所想,做儿童之所做,尊重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将培养儿童语文能力与精神成长融为一体.
他总是不遗余力地为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钓鱼、钓虾;认识苹果;峄山探幽;游皇藏峪;急行军,围歼云龙山“空降之敌”;走进军营;参观飞机、坦克;划船;参观王杰烈士纪念馆;拔草、捉虫;到农村朋友家作客;野炊……
他总是千方百计把“玩”的文章做足,让“玩”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垂钓活动,慰问五保老人和军属;军营一日,身着迷彩服挎着冲锋照相;认识苹果,举办展览,写说明,当讲解员,写通讯报道;学生毕业时,邀请同桌合影留念……
这些活动的细节会给学生留下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情
三用影响和激励,促进儿童成长
1.“无言之教”影响深远
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身教的力量和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做一个学生喜欢
的老师,必须有三大看家本领——写字、朗读、表达口头和书面,具备这三大本领,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首先,当老师的尤其是语文老师,能写一手好字.我喜欢的老师
练字是备课的重要内容,每课要求学生写的字,必先照着字帖练;要板书的词语,也要练,力求让板书的字成为学生的“字帖”.要琢磨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看准每笔的起笔、落笔,不练好每个字,不会善罢甘休.如:左,横短撇起笔高一些;右,横长,撇起笔稍低一些.班,中间的竖撇起笔高.奉,春字头的撇捺宁长勿短.凤,“又”要写得狭长,里面的空隙基本填满.
于老师特别推崇张颂的朗读学一书.他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十分重视朗读.备课必先备朗读,上课必定朗读.朗读既是学语言,又是用语言.把课文朗读好了,什么语言呀,理解呀,情感呀,语感呀,表达呀……都有了.
朗读的关键是一个“情”字——因情用气,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于老师具有“见文生情”的功力——至今还记得于老师在里一遍一遍教我朗读的情景.那是准备执教生命生命时,反复练习朗读“静听心跳”一段,自认为读得还不错,就打给于老师,我在里读给他听.于老师听了一遍,说读
得不好.怎么读好 他说,这段文字是作者杏林子的内心独白,要虚读才好.接着,就在里,我读一句,于老师纠正一句,不厌其烦一句句地教我读.上课时,在舒缓的乐曲声中,我的范读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可以说,朗读不仅有利于理解课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融“内化”与“表达”于一体,更是需要教师用整个生命在那里做示范.
于老师是叶圣陶先生倡导的“写下水文”的忠实践行者.他认为,“写下水文”是最好的作文备课.要求学生写的作文,他都要先“下水”.“下水”,便知“水”的深浅,便取得了指导学生的发言权.
“下水”的目的何在——示范、激励.
2.激励是教育的伟大法宝
于老师说:“我一生追求的目标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以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为镜,按照我喜欢、崇拜的老师塑造自己.”
他在书中深情地回忆自己的成长故事:三年级写的作文被张老师全篇画上波浪线;四年级
写的大字有两个得了双圈;期末考试,考得不错,张老师给他画的奖励;初中写的作文得到李晓旭老师青睐,评价:此文有老舍风格,可试投中国青年报;师范时,写了一篇读<任瑞卿先生二三事>有感,赵维仁老师将此文读给全班同学听,还拿到另一班读……
在教育里,这种激励实在是太重要了.于老师提出激励学生的“五大原则”:第一,针对性原则.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激励学生日渐长进.朱飞飞写人物对话经常不点引号,于是,让他每天抄写一句课文中人物对话.改掉毛病后,给他戴了一顶“进步飞快”的“高帽子”.还风趣地说:“朱飞飞作文中的引号再也不飞了”第二,实指性原则.表扬要有事实,恰如其分.比如:你的字真棒有点柳体的味道.我欣赏你朗读的语气,就像说话那样自然你居然会正确地使用分号,说明你头脑很清晰第三,鼓动性原则.张斌学习进步了,写话没出现一个错别字,全班同学为他唱一首歌.还有引领性原则、及时及重复性原则.
人生是花,语文是根.我知道,于老师已将知识、理论融入肌体与灵魂,并能转化为行为,并成为生命的自觉与自然.他的文化品格,他的学识修养,他对教育的态度,他对语文的情感,他对学生的关爱,就是一种“范本”,不仅给我们树立榜样,更是提醒我们要反躬自问,以善修德,以积极的态度去尊重规律,滋养天性,让每一个儿童成为他自己,让每一个儿童真实善良、快乐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