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公元999- 1062)字希仁,死后谥号为“孝肃”。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天圣五年(1027年)考取进士。出任天长知县(今属安徽滁州天长市)、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等地。因政绩卓著,升任监察御史。曾上书建议朝廷采取裁汰冗官、选将练兵、轻徭薄赋、抑制贵戚权限等措施。至和三年(1056年),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当时流传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赞誉。后调任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63岁病逝,谥孝肃。其事迹被后人改编为戏剧、小说、影视剧等,令其清官包公形象及包青天的故事家喻户晓,历久不衰.
包拯,一位影响了千年的,在百姓心目中是断案如神,秉公办理,不畏权贵的大宋清官,更有人将之神话成冥间的“阎罗王”。除此之外,如《宋史·包拯传》中评价包拯是“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四大名著《水浒传》在开回中将包拯进行神话,并称作是“文曲星”化身;明末著名小说集《龙图公案》将包拯断案进行明细化,将之推崇至与忠义之神关羽并列的“公义之神”。
 
历史上的包拯,也是和小说,电视剧中的那样神吗?诸如“包待制”、“包龙图”、“包青天”、“黑脸包公”、“包孝肃公”等等称号又是怎么来的?而据野史小说,电视剧等都包拯从小被抛弃等
传说,又是真的还是假的,又经过什么背景来演化呢?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包家村(今安徽肥东县解集乡包村)人。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4月11日),包拯出生于一官宦家庭。祖父是受赠“太子少傅”的包士通,祖母是追封为“冯翊郡太夫人”的宣太夫人。父亲是进士出生,官至工部虞部司员外郎的包令仪。母亲是追封为“口阳郡太夫人”的张太夫人。他自小就熟读诸子百家,且时常与父一起探讨学术。包拯自娶了娇妻,中了进士后,便被朝廷任命为“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然而包拯见父母老了,便推辞了。朝廷又给包拯“监和州税”的官职。这时,包拯的父母大概是想念儿子,于是,不让包拯离开。包拯就当机立断的辞了官,奉养父母。几年后,包拯的父母亲相继病逝。而包拯在双亲的墓旁便筑起草庐来守丧。直到丧期满了,他还不愿意离开,这一点被后来的士大夫捡住,甚至一度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典例。在父老乡亲的多次催促下,包拯才接受了朝廷的安排。这就是史书上写的关于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
包拯被任命为大理寺丞,知天长县,这是包拯的第一个赴任的官职,而这一年却已经是景佑四年(1037)(也有说是景佑三年),离他中进士已经有十年了。而后来关于包公断案如神,也就从这里开始的. 据《宋史》及《续资治通鉴》等史册记载: 《续资治通鉴卷四十
六·宋纪四十六》中记载:“拯尝知天长县,有诉盗割牛舌者,拯使归屠其牛,鬻之。既而又有告杀牛者,拯曰:‘何为割某家牛舌而又告之?’盗者惊服。”离奇的案件被离奇的审清,“智破牛舌案”一下子就被人们广为传开了,而包拯这个名字也被人们广为传颂。关于“智破牛舌案”,在《宋史》也是多次被提及的,尤为详细的是,出现在《宋史·包拯传》里。
康定元年(1040),包拯被任命为殿中丞,调至端州任知州。在端州的三年里,包拯以清廉、公正无私而出名。《元史·许衡传》:“包拯刚严峭直,号为明察,然一小吏而能欺之”,这就讲的是包拯在地方任小官时,常常为当地的达官贵族欺负。而在端州,包拯所遇到的就分明的体现这句话了。
 
端州,即今广东肇庆。端州盛产一种名砚,即“端砚”。我想,这端州的“端”字或许就与这个砚有关。端砚是作为朝廷的贡品之一,虽然是特产,但由于贪官污吏的缘故,进贡的数量急剧上升,且贪官们进行暗中变卖等,所以老百姓是苦不堪言。包拯一上任后,就有些达官贵人来送礼,并有意无意的威胁他。包拯却置之不理,所以“一小吏而能欺之”了。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包拯还下令,严禁超出国家标准,严禁达人搜刮民脂民膏。于是,在
这里,包拯得罪了许多的大人,却赢得了当地人的认可。
 
包拯一贯如此,行的正坐的直。所以当包拯离任的时候,他都没有带走一方端砚,“岁满不持一砚归”。在此,关于包拯的还有一个传说。那就是说包拯三年任满后,有个人就偷偷了将一件端砚塞进包拯的家当中。等包拯的船到了羚羊峡的时候,忽然,大浪不止,几乎快要将船给淹没了。包拯以为是自己贪了污,受了贿,于是命人将行李进行查看一下。果然,发现了一件端砚。包拯愤愤地将端砚扔进江中。忽然,浪没了,江面变得非常的静。而那端砚后来神化成了一座小岛,即今日的肇庆市鼎湖区广利镇的砚洲。而那包裹端砚的黄布,则神化成了砚洲附近的那个黄布沙。
 
在端州的三年,包拯除“为政清廉,品德高尚”外,还有为端州人民谋福祉,这集中体现在两件事上。第一,就是治理水患。宋朝的西江,不像现在珠江的那个分支西江那么的安静。那个时候,西江就是一个魔,常常洪水肆虐,惹得百姓寝食难安。而端州世代与西江为伍,故然包拯一上任,就要面临着治理水患的目的。
 
包拯在端州水利问题上,首先将城西、城东与城墙连合一体,于是,西江水被隔在城南河道里了。于此同时,包拯还带领百姓开凿开渠,并将沥湖进行改造。而这沥湖就是今天我国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广东肇庆星湖风景区。其次,包拯还带领百姓在水利上进行加工,并将与农业进行联合,使得端州农业生产总值急剧上升,并受到上级官员的认可。
 
第二,就是兴建学府。包拯在任时,兴建了端州历史上第一所公立学校星岩书院,而书院就在当时的宝月台。这宝月台即是今日的肇庆八景之一。而当时,包拯还为书院专门聘请了端州黄岗镇渡头村的梁燮。这人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请的出的,他是咸平元年中的进士,至于他当书院掌教的时候,已有六十多岁了。
 
第三,就是储粮备荒。包拯未上任端州的时候,端州似乎没有储粮备荒的习惯。而包拯上任后,便兴建丰济仓,在今中衙巷与米仓巷之间。如今为了纪念包拯的这一事迹,端州人们专门将丰济仓所在地方叫做 “米仓巷”。包拯还为这丰济仓专门写了一首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往哲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庆历三年(1043),包拯从端州知州任满,“中丞王拱辰所荐”而被拜为“监察御史里行”,这是给资历比较浅的地方官升任中央时的一个虚官。次年,也就是庆历四年(1044),包拯被改任为监察御史,掌“度支判官,三司户部判官”,这是一个主掌全国财赋的官职。这也标志着包拯从地方上转至中央,负责于全国的财政赋税。
庆历五年(1045)八月,包拯被仁宗派往契丹,正式对契丹进行国事访问。在契丹的访问期间,契丹人屡屡刁难,不过包拯都迎刃而解了。庆历五年(1046)十二月,出使契丹任务圆满完成,包拯返回。
庆历六年(1046),包拯擢升为京东转运使。皇佑二年(1050),包拯被任命为天章阁待制,兵部员外郎,知谏院。
【晚年包拯】

皇佑四年(1052年),包拯被任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高阳关路都部署安抚使”。这就是后人为什么称包拯为“包龙图”的原因了。
【其他总结】
一、孝的典范。
    包拯一生以百姓与江山为己任,早年受儒家思想点化,非常的重视孝道,及至父母双亡,也不愿意离开墓旁,是我国孝的典范人物。
 
二、执政为公。
包拯“性峭直,立朝刚毅”,甚至当时的人都认为“其笑为黄河清”。包拯很少笑,且笑起来也是这么的僵硬,于是冷面包公的形象也显现出来。而包拯将这冷面主要体现在执政为公上。他不怕权贵,曾三次谏言仁宗,处理关于外戚张尧佐的事件。他不惜得罪望族与达官,将他们的园林毁了,就是为了老百姓。所以,包拯之所以能够得到百姓爱戴,就是他随时随地都为百姓谋福而作努力。当然,这与他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三、视民如子。
包拯的视民如子可以从他所言的一句话可以看出。他曾说:“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吾孙也。”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包氏子孙
王拱辰及千万百姓、官吏们,后世人且因此话而附笔者数不胜数。包拯视民如子,可以不畏权贵,可以出使他邦。
 
四、风云一看。
欧阳修曾说包拯是“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这就是说包拯不会给任何人什么颜面,如不给宰相面子,致使很多宰相在朝堂上下不了台面等。只要是有悖于朝纲,有愧于百姓就据理力争。
他是古往今来知名度最高的官员,是黎民百姓呼唤清官与盼望治世的精神寄托,他是集中体现秉公执法、一身正气的精神力量……他入戏曲之深,被演义成无所不能的超人;他束庙阁之高,被供奉为庇佑苍生的神仙。直至今日,他依然是民间最具号召力的代表公平与正义之化身,他的影响力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本刊记者专赴河南等地采访,拨开历史烟雾重重的文字迷宫——
恋父母
富贵公子辞官甘当10年“宅男”


大宋王朝的第40个年头,安徽合肥一家包姓名门望族诞生了一个胖小子,这个全家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的一脉单传,就是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包青天。
包拯既不是什么怪胎,也没有所谓的兄嫂,更不存在任何坎坷身世。作为富贵逼人的独生子,他的童年幸福象花儿一样,父母宠爱备至不压于今天的“80后”。
封建地主家庭子女要想显达于世,概莫能外走科举之路。包拯从小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作为当时的一名有志青年,他的上进与追求显然也在求取功名上。29岁那年,他中了进士甲科,被任命为大理评事、建昌县知县,按照现在的说法,等于是江西永修县的“一把手”。
然而,恋家的包拯舍不得离开父母,便奏请皇帝把他派在父母身边上班,于是把他改任为和州监税,等于在合肥邻近的和州市政府管钱粮税收。回家报喜,结果爸妈既不愿意离开合肥的家业去适应新的生活,又舍不得宝贝儿子独立门户。包拯看二老年事已高,自己又是根独苗,索性把官给辞了,安心在家陪父母。
包拯甘当“宅男”,这一当就是10年有余,二老离世后,他守孝3年。守孝结束,他仍然没有工作的打算,不愿离开父母的灵地,又在家里呆了两年。就在这一年,名臣范仲淹入主开封府,他的《岳阳楼记》名贯天下,而此时,34岁的包拯还是个连官门都没进的“待业老青
年”,当时的他也许未曾想到,自己的命运也将从开封府走进历史的深处……
两年后,在乡亲邻居苦口婆心地劝说鼓励下,包拯才决定离开家乡,正式踏上仕途之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差事是当时的安徽天长县“一把手”。
包拯十几年呆在家里“虚度青春”,这在现代人眼中简直匪夷所思,而在当时却是寻常之事。宋朝对孝道非常重视,上升到个人品德及社会名声的高度,如果谁因贪恋官位而置双亲于不顾,要被世人唾弃。
按照宋朝礼律,父母去世其子必须守丧3年,无论你官居何位,必须离职守孝,否则就是“夺情”,即大逆不道之人。所以,包拯的青年时代为了孝顺父母在家里度过,并未有任何惊世骇俗之处,符合当时儒家的社会伦理道德观。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一个身材矮小却面目清秀、古雅俊朗的白面书生在进京听命的途中写下了自己出仕的座右铭,他就是39岁的包拯,一个侧身官场已然人到中年的“老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