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宋代的教育改革及影响
时芳美
宋代对科举制度的改革及学校教育的改革,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制度
的完善起了重要的作用,标志着封建教育的成熟,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上述问题作了探讨。
一、宋代理学对封建教育思想的作用
王拱辰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表现了不易割断的连续性。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仍受各种亚文化和异质文化的冲击。唐代释道两家的教义和学说都盛行,唐代后期,知识分子中的许多人萌生了一种要把儒家独尊的地位重新恢复起来的意识。于是有的从儒家经典中选出了《大学》、《中庸》,就前者阐明治学经邦的程序,就后者吸取其抽象的义理与释道相对抗;也有的专为维护儒家的正统地位,把释道作为异端而排斥;更有人致力于释道及法家学说的钻研,然后援法入儒、援佛入儒或援道入儒。经过长期的相互抵排、交斗和交融,从而在宋代一些以儒家面目出现的学者,如胡瑗、范仲淹、王安石、周敦颐、张载、二程等,固然已经大异于由汉至唐的那些拘守章句训诂之学的儒家学者,却也绝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术的再版。就他们所致力的学术领域的界限来说,已非是复孔门
四科和六艺所能涵盖;就其义理的深奥精密来说,也非由秦到唐的儒家学者之所能企及。对于这样一些先后辈出的学者所开拓的广阔学术领域,一个最为合适的称号那就是“宋学”。
宋学亦称理学,在中国学术思想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上,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是封建伦常道德的永恒性以及如何通过学习、修养、教导以体现此种道德的理论。认为封建的纲纪伦常、名分等级是永恒不变之“道”,这是“天理”,人的本性是“五常备具”,因而人应当如此做人,应当如此办事,社会秩序应当如此安排。他不同于先秦儒家之注重现实人事之说,亦不同于自汉至唐的儒家以能祸福人的天意为伦理渊源之说,而是认为本来之理原是如此。
儒家经典一般都是理学的正宗,但是有的儒家经书却取得了更重要的地位。如《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被称为《四书》,自宋以后,《四书》的地位几乎超过《五经》。从广义说,理学就是关于儒家经典的义理之学;就其本身说,则是从唯心主义世界观出发的关于“天理”与“人性”的讨究而建立的伦常理论,即所谓“性理”之学。
理学除以儒家思想为骨干外,其思想来源有佛家也有道家。理学所受佛家的思想影响主要是佛教华严宗的“理事无碍”之说和禅宗所主张的“观心”、“顿悟”与“即心是佛”之说。理学所受道家的思想影响主要是唐代道士杜光庭的“得清明冲朗之气,为圣为贤。得法滞烦味之气,为愚为贱”之说,理学家们把众理之和称之为“太极”,而“太极”只是“表德”的,这样就把人性落实到封建伦理道德上,即“健顺五常之德”便是
人性。他们又认为由于人先天禀气清浊的不同以及后天外界环境对感官的影响,“天理”和“人欲”在个体人格中是交杂的,甚至有时“天理”像明珠掉入灰中一样是被掩蔽的。所以,“存天理去人欲”是理学家们所追求的目标。
理学把儒道佛三家融为一体,使注重实际、人伦关系的儒家文化处于正统地位;使崇尚自然、无为而为的道家文化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而提倡出世、精神修炼的佛家文化,则充当了填补人们宗教心理欲求的重要角。最终使中国封建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深入骨髓的一种民族文化心理意识。
9
8第36卷 第5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6 No.51996年9月J.of Henan Univ.(S oc.Sci.)Sep.1996
二、宋代的教育改革与封建教育体制的完善
宋代的教育改革主要体现在三次兴学运动。
(一)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 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严格科举制度,改革考试程
式,提倡公平竞争,杜绝场屋弊端,保证取士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二是改革考试内容和取士科目,纠正士人“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学”的流弊,为封建统治阶级造就和选拔有用人才。这是中国科举制度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大飞跃。改革后的科举制度,与唐代相比,有三方面重大突破。
一是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无论士、农、工、商,只要被认为稍具文墨的优秀子弟,皆允许应举入仕,从而扩大了取士范围。
唐代举人,其来源大要有二:“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①,学馆生徒多系大官僚、大贵族子弟。乡贡进士虽不一定是品官子弟,但根据唐制“凡官人身及同居大功已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皆不得入仕”②。一般平民子弟实难获得应举资格。而宋代,凡具有一定文化的读书人,皆许投牒自进。太宗淳化三年(992)三月二十一日,朝廷明诏规定:“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者亦许解送;或举人内有乡里是声教未通之地,许于开封府、河南府寄应”③。使过去一直被排斥于仕途之外的“工商、杂类”子弟和边远地区的士人也有了应举的可能。出身高低已不再成为录取与否的依据。
二是废除了一切荐举制度的残余,最大限度地防止了考场内外的徇私舞弊活动,使“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原则得到实行。
唐代取士讲门第,采“誉望”,重“公荐”,盛行“通关节”,又无挟书之禁。士子得解后能否及第,主要不
是根据省试成绩好坏,而是取决于事先“觅举”的结果。而宋代废除“公荐”制度,严格考试程式,特别是推行封弥、誉录之法以后,保证了科举考试中“一切以程文为去留”这一公平竞争原则的实施。
三是考试内容趋向多样化,进士科由以赋为主转变为经义、诗赋、策、论并重;经义由墨义改为试大义。
明经、进士两科是唐代最主要的常举科目,两者都以背诵为工,无须通晓经文义理。而宋代随着考试内容
,读书人光凭背诵儒家经典或擅长吟诗作赋已难以取得科第,只有开拓知识面,培养独立见解和分析问题能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科场竞争中取胜。由于科举制度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遂使每一个丰衣足食的小康之家,都要令其子弟去读书应考争取科名。科名虽然只有小部分人能够争取到,但由于他不分身世高低都有机会公平竞争,在这种动力之下,社会人的文化素质得到大大的提高,同时也使各级各类的官学、私学和书院形成了合理的结构,建立了完备的制度。使封建教育走向了正规化、完善化。
(二)宋代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中央官学的改革与发展。太学是宋代中央官学的主体和重点,宋初其生员不到百人,到庆历兴学运动才出现重大变化。庆历四年(1044)四月,诏应国子监王拱辰等奏,以锡庆院为太学,置内舍生200人④。神宗熙宁四年(1071)十月,王安石创太学三舍法,把生员分为三
等,以次差升舍:初入学为外舍,不限员;外舍升内舍,员200人;内舍升上舍,员100人⑤。元丰二年(1099)“令太学置八十斋,斋容三十人,外舍生二千人,内舍生三百人,上舍生百人,总二千四百”⑥。徽宗即位,倡言诏述,太学又获新发展。崇宁元年(1102)“命将作少监李诫,即城南门外相地营建外学,是为辟雍”,“外学为四讲堂、百斋、斋列五楹,一斋可容三十人”。辟雍成,“增上舍至二百人,内舍六百人,外舍三千人”⑦。是为宋代太学的鼎盛时期。
太学招生制度的改革。高宗时规定:凡诸道在本州州学,修满一年,三试中选,得送入太学肄业。孝宗乾道时,又定“混补”法,即每三年应试科举后,所有落第举人皆得应试,合格者,得补入太学,谓之“混补”。孝宗淳熙后,又以应试者过多,乃立“待补”之法,即诸路解试终场人,每百人挑选六人,送往太学补试,谓之“待补”。凡各州被送各生来京应试时,须呈验证据,考取后补入外舍生⑧。
改革后的中央官学,门类齐全,层次繁多。属于大学性质的主要有国子学和太学;属于大专性质的主要有武学、律学、书学、算学、画学和医学;属于贵胄性质的学校主要有宗学、诸王宫学、内小学和国立小学;属于特殊性质的学校主要有辟雍、广文馆、四门学和道学。他们纵横结成了一个教育网,各自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发挥着综合性的良性循环作用。
2.地方官学的改革与发展。地方官学是指由府、州、军、监及县设立的学校。宋仁宗初年,累诏州县立学,
09
赐田、给书,学始及藩镇。庆历四年三月,又“诏诸路州府军监除旧有学外,余燕各令立学,如学者二百人以上,许更置县(学)⑨。出现了“虽荒服郡县,必有学”⑩的盛况。神宗熙宁间,又“命诸州置学官,率给四十顷赡士” λϖ。这样,使兴办地方官学在行政领导、师资力量及办学经费有了保障。从而使地方官学走上了正规化。
3.宋代书院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宋初国家需要人才,政府在致力于政治统一的初期,无暇顾及学校教育,有识之士择胜地、立精舍、构书院、聚徒讲学、培养人才。朝廷通过赐书、赐额、赐田、任命山长等方式予以承认和支持,并科选录用其生徒。于是私人创办的书院便确立为中国一种特有的学校制度。宋代是书院发展的极盛时期,数量多,规模大,组织严密和制度完善都是空前的。充分显示了书院在封建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4.宋代乡塾村校的发展。宋代统治者不仅多次兴办官学,而且对乡塾村校也采取积极提倡、支持赞助,从而使各类学校并行发展,相互补充,使我国封建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宋代乡塾村校主要有乡校、蒙馆、家塾、冬学等名称,作为地方官学和书院的补充,设置普遍,据称“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 λω。从而将宋代的文化教育事业由城镇推进到穷乡僻壤。
宋代的教育改革,始终是围绕着科举取士和学校育才的关系来进行的。尽管三次兴学失败了,但成绩是巨大的。他推动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完善;在整个社会造成了重学校教育的显著影响。
三、宋代教育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宋代教育标志着中国封建教育的成熟,是中国封建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从纵向的时代演进来看,他具有鲜明的承前启后的成熟性。继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之后,出现了以理学为主干的宋学。理学融儒道佛三教于一,使儒学思辩化、哲理化、被称为“新儒学”,成为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统治思想。他使中国封建教育思想进一步发展,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
从横向的断代剖面来看,宋代先后与辽金夏相峙,国内阶级矛盾激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复杂,各种矛盾交织迭合,展现出封建发展史上冲突与转折的时代特征。缓解冲突的变革成了宋代政治的重要内容。11世纪的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是中国乃至世界封建史上广泛而深刻的变法运动。在短短三年多时间内,变法涉及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二三年间,开辟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λξ。这样重大事件,反映了历史转折时期各类矛盾的尖锐化。各家各派的政治家、思想家论学议政无不涉及到教育问题,这就使得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重
视。宋代三次兴学,不管他们的政治目的如何,但都对教育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致使宋代教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从教育发展史上看,教育改革是经常发生的,改革能否对社会发展产生持久和深刻的影响,关键在于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新思想、新精神能否作为人们心理意识沉淀下来。宋代教育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封建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就在于他的改革深入人心,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取士不问家世,提倡公平竞争,以考试成绩好坏作为录取与否的标准,可称是封建社会最为合理的选举制度,对今天的考试制度也有影响。他的职业技术教育,如算学、律学、武学、书学、画学、医学等至今也是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主攻目标。对于宋代的教育改革,我们应认真研究,吸取其精华,充分肯定其历史地位和影响,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注 释:
①《新唐书・选举志上》。
②《唐六典》卷二《吏部尚书》。
③《宋会要辑稿・选举》一四至一六。
④王应麟:《玉海》卷二《庆历太学》。
⑤《长编》卷二二七。
⑥⑦《文献通考・学校考三》。
⑧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度》,江苏教育出版社,1981年9月版,第137页。
⑨《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三、四。
⑩《宋文鉴》卷八二《南安军学记》。
λϖ《宋史・选举志三》。
λω孟宪承等编:《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第202页。 λξ《宋文鉴》卷57,刘挚:《文化分析助投》。
  (作者:时芳美,1950年生,开封师专教育心理教研室主任、讲师)[责任编校 阎现章]
19